在秋那桶邂逅怒族婚礼

办婚礼小村子热闹非常。
办婚礼小村子热闹非常。

字体大小:

秋那桶有“人神共居”的美称,就在中国云南省怒江州,是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一个村子。

村里有人办婚礼,房舍周围已用彩带、气球布置得喜气洋洋,大人小孩来来往往得非常热闹。像我们50年代的甘榜,一家办喜事,全村人来帮忙。

秋那桶,很陌生的地名,在哪里?

秋那桶,依字面解读,多像秋天的那桶水啊!顶浪漫的,是不?

秋那桶有“人神共居”的美称。有人说她与世隔绝,安静恬美,是难得的世外桃源。她,就在中国云南省怒江州,是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一个村子,多走几步就到西藏。

可是我们抵达的时候是冬天,白天有日照还好,夜晚就得躲在电毯里驱寒,没必要还真怕下床,因为那种哆嗦就哆到骨子里,全身外露的肌肤都冰冰冷,巴不得快点钻进被窝里。晨早迈出门口得担心地上的水渍已结成滑溜溜冰滩,一个不留神就得以拙劣的身手舞出随时骨折的意外。只得以一步一小心的姿态急急躲入主人家提供的用餐处,大家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挤在火炉旁烤火取暖。

不要只顾看远处的风景

07-03_now_4_Medium.jpg
新娘穿着时装迎接来宾。

住在这里的居民多为怒族与藏族,因此两族通婚不是问题。家家户户屋旁都种着庄稼,看到最多的是青稞与小麦,还有大棵大棵长得特别茂盛的芥菜。还有养猪人家,猪的声音响在耳畔,猪的粪便味飘扬在空气里。路上,还有一坨坨逍逍遥遥晃着屁股走过的牛只留下来的牛粪,时时提醒旅人,不要只顾着看远处的风景,脚下的每一步都得看仔细。

这个村子坐落在峡谷边上,我们也走下峡谷去看水流,看遍地的野芦花,看水流边上一个了不起的小磨坊。这里确实是一个很美很天然的地方。村里也有一个小天主教堂,是村人做礼拜、聚会之处。这里,固然空气里飘荡着旅人们觉得不好闻的味道,但是看这里的人朴实圆融,他们都能知足地安居乐业着。

出行前已预先订怒族人开的阿白客栈,可去到那的时候,主人阿白说他的房间设备不太齐全,把我们推荐给他妹妹开的阿土家客栈。他还声明因为隔天村里有人举办婚礼,就在他的客栈摆酒宴客,所以他会很忙,没空招呼我们,但是非常欢迎我们前去观礼且成为座上宾。

反正不用餐风宿露,住哪儿都一样。所以我们住进了相对比较“舒服”(也就是比较现代化)的阿土家客栈。两地距离1公里多一点吧。

全村忙的喜事

07-03_now_5_Medium.jpg
新郎(中)穿着时装迎接来宾。

隔日上午10点多专程去观礼,只见房舍周围已用彩带、气球布置得喜气洋洋。大人小孩来来往往得非常热闹。穿着围裙的老人家淡定地在廊下抽烟聊天(估计是屠夫),年轻小伙子在屋后架起炉子升火做菜,年纪较小的姑娘在大树下洗着洗不完的碗筷,年轻的姑娘在厨房里谈笑风生地帮忙洗切,有的穿戴比较正统整齐的姑娘小伙们就负责招待、接待的工作。大娘们一脸严肃地东走西瞧,就怕漏了什么没做全。小孩们最乐,东奔西跑欢呼着吃喝玩……这些忙碌着的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是来自村里的家家户户。真的很像我们50年代的甘榜精神——一家办喜事,全村人来帮忙。

阿白看到我们忙迎上来,急说你们请自便,不准客气。喏,那儿有准备一些给帮忙的人先吃的简单饭菜,你们先去吃一点,正式的喜宴得等客人来齐了才开席,别饿着了。然后他就忙着去做别的走开了。看主人家这么照顾来帮忙的人,真贴心。客栈老板还得顾着招待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更窝心。

问了他们怒族的婚礼就这样请客吃饭而已吗?回说晚上还有属于年轻人的篝火晚会。白天的宴客,多是为了亲朋邻里。问身边的姑娘,现在男女会早婚吗?她说年轻人已不像她妈妈的年代,过了30岁才结婚的不少。看来,这个村子也慢慢地迈向“新世界”了。

红包价钱20元

我们四处走看,只见庭院里已摆了好多张圆桌,屋檐下也有小桌子,摆着瓜子花生待客;另一处的小庭院里,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着一大盆一大盆的熟食,仔细一看,有素炒白萝卜、猪脚炖马铃薯汤、腌菜、凉菜、白米饭等。菜色不多,可是量却惊人得不知有多少?只见一盆还没吃完,另一盆已添上,厨房里的大娘也是为这忙活着。

来的人无论张三李四大人小孩,只要愿意,不必像都市人那样担心“人家没煮我的,万一不够吃可不好”,大家都很坦然地拿起碗来添饭夹菜,而且吃得津津有味,许是饭菜里增添喜气。(这也很像我们当年的甘榜啊)

悄悄地探问红包价钱,说是每人(每户)只需包个100人民币(约20新元)。要包更多就随自己的意愿。他们也设了一张桌子收红包,回礼是一大盘的香烟花生糖果等,放在桌上给来宾们自己拿去享用。

是缅怀,也是看见

新郎新娘双方的父母都来了,巧的是亲家们的服装有异,一家穿着西装,另一家穿传统民族服装。宾客们渐渐聚拢,身为主角的新娘和新郎也来了,意外的是他们穿着时装而非民族服装。两人分别站在入口两旁迎接来宾。年轻漂亮的穿着传统服装或时装的姑娘,就担任招待,每人捧着一小杯一小杯盛放在大盘上的青稞酒,让来宾们先品尝才入座。

村里的人都来了,大姐姐们也背着家里没人照顾的小娃娃来了,客人满满地坐齐了所有摆放的桌椅,我们看看实在不便叨扰,便向热情的阿白告别。但是临去秋波,依然恋恋不舍地回头看,只见两旁地上摆了长长的两串红色爆竹,我们才走不远,爆竹声中硝烟在空气里扩散,犹如我们童年时村里办喜事的模样,是缅怀,也是看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