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宁山、新加坡河口沿岸、梧槽河附近不断有文物出土,说明远在200年前,新加坡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转口贸易商港。
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时代,海外交通极盛一时,史学界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或“香料之路”。
海上贸易繁荣,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宋代惠安人谢履(1017-1094)在泉州任职时,曾写一首《泉南歌》,诗曰: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反映中国东南海上贸易的概况。
请订阅或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泉州博物馆的东门窑粗碗标本。
新加坡考古发掘的青花瓷器。
福康宁山出土的古代金饰。(翻拍自英国皇家学报)
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海船。
印尼巨港出土的室利佛逝锡币。
新加坡河口发现的古石碑。
字体大小:
福康宁山、新加坡河口沿岸、梧槽河附近不断有文物出土,说明远在200年前,新加坡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转口贸易商港。
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时代,海外交通极盛一时,史学界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或“香料之路”。
海上贸易繁荣,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宋代惠安人谢履(1017-1094)在泉州任职时,曾写一首《泉南歌》,诗曰: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反映中国东南海上贸易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