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花院客栈也好,低调轻奢的海景客栈也好,或许云南亦如此,不同地方在这冬季,各自绽放其独有的情调,共同的却是温暖人心的情怀。


云南,别称“滇”,素有彩云之南的美名,聚集着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等26个民族。正因其多彩的风土民情,加上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多样,故此民间流传着“云南十八怪”的说法,用来描述当地一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此次寒假,我决定从昆明出发,沿着“大理、丽江、泸沽湖、虎跳峡、香格里拉”这一较为经典的路线展开自由行。


首先,云南地域广阔,风俗习惯各异。每到一个地方,以不同少数民族为主,对男女的统称也有所变化。比如,大理白族称作“阿鹏、金花”,丽江纳西族以胖为美,故称“胖金哥、胖金妹”,泸沽湖摩梭人叫“阿哥、阿妹”,而迪庆香格里拉的藏族则为“扎西、卓玛”。


大理以“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四绝闻名,我们一路沿着洱海骑行,一探崇圣寺三塔、喜洲古镇等人文景点。丽江以古城闻名,作为滇、藏、川的交界要地,其古城一直都没有围墙,为的是让通往茶马古道的各个商团便于通行。此地官姓木、民姓和,先由明朝皇帝朱元璋赐姓,再由当地管辖的木老爷给丽江子民起姓为和。而誉有神秘天际、人间天堂的香格里拉,积满了厚厚的冰雪,仿佛万物沉睡。唯有松赞林寺的访客仍川流不息,人们带着虔诚抑或好奇之心,在高海拔地区仍一步一脚印,踏着143个台阶到大殿祈福参观。


大香格里拉地区的虎跳峡,则以奇、险、雄、壮著称,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虎跳峡由金沙江横穿玉龙雪山和哈巴山形成,滔滔江水扑跌而下,声震峡谷,是许多徒步爱好者的冒险圣地。泸沽湖全长约78公里,横跨滇川两省,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其湖水静谧湛蓝,宛若仙境,亦是最后延续中国母系社会的“东方女儿国”。


“吃花”发挥极致


谈到“食”,在中国能将“吃花”发挥极致的,想必非云南莫属了。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花瓣小吃,包括鲜花饼、玫瑰酥、玫瑰汤圆,带有浓郁玫瑰黑糖的甜味喜洲粑粑。除了小吃,花还能炒菜食用。在丽江,就有一道以蒜瓣、姜末等配料清炒而成的“水性杨花”特色菜。“水性杨花”本是比喻女性用情不一,带有贬义,但该植物的学名其实是海棠花,因茎叶在水下生长,花朵在水面上盛开,随着水波荡漾,因而得名。


当然,在云南不只有“吃花”。“云南十八怪”其中一怪,便是烤饵块。其酷似本地薄饼,先是把一层白色微透的饼皮放在烤炉上,随着热气冷气一涨一缩,烤好了取下,抹上一层微甜、微辣的特制酱料,撒上花生粉,再包裹满满的土豆丝、酸菜等卷起来吃,颇有饱足感。


但最令我怀念的味道,还是藏于喜洲古镇某个小巷的50年老字号——豌豆粉。这家朴素的小店由一位老奶奶坐镇,从16岁开始经营,现由儿媳妇传承。一碗豌豆粉,混搭米线、米皮和面,以花生粉、白萝卜丝等为配料,淋上微酸、微甜的家传秘制酱料,最后撒上丁点辣椒粉,口感清爽独特,回味无穷。


住宿方面,客栈则可谓云南旅游的一大亮点。客栈就好比民宿,其设计风格、室内装潢、个人用品等大小细节都有所考究,丝毫不输给大酒店的严谨。但一大特点在于有更多的交流互动,让人倍感温馨。比如,很多客栈会在大厅或院子摆放茶具,让客人总能坐下来,与管家喝上一杯养胃的熟普洱,聊一聊这里那里的故事,放慢脚步,放松身心。而每晚回到客栈,总会有句“回来啦?”的温暖问候,看是否需要提供帮助,等所有住客回来后再将大厅熄灯。


古色古香的花院客栈也好,低调轻奢的海景客栈也好,或许云南亦如此,不同地方在这冬季,各自绽放其独有的情调,共同的却是温暖人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