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早报文学节 三本地作家回看 文学书好卖的年代

本地知名作家英培安(左至右)、孙爱玲和谢清在“风起云涌的文学世代”座谈会上分享七八十年代本地文坛轶事。座谈会由张曦娜(右一)主持。(龙国雄摄)
本地知名作家英培安(左至右)、孙爱玲和谢清在“风起云涌的文学世代”座谈会上分享七八十年代本地文坛轶事。座谈会由张曦娜(右一)主持。(龙国雄摄)

字体大小:

英培安、孙爱玲和谢清前晚在“风起云涌的文学世代”座谈会上分享了他们在繁花盛开,众声喧哗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事文学创作的经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职从事写作的新加坡文化奖得主英培安还充当出版人,为本地女作家张爱玲出版小说《绿绿杨柳风》和《玉魂扣》。鲜为人知的是,英培安自己打字,还亲自画《玉魂扣》的封面插图。

孙爱玲记得,当时由草根书室出版的上述小说,一本才卖五六元。英培安则记得每版印2000本,最后出了四五版,可见当时的文学书相对好卖。相比起来,新一代作家有点寂寞,因为过去的作家自己掏钱搞文学还可以生活,现在虽有艺理会出钱资助却还是卖得很少。

英培安、孙爱玲和谢清前晚在“风起云涌的文学世代”座谈会上分享了他们在那个繁花盛开,众声喧哗的年代,从事文学创作的经历。三人都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开始写作的本地知名作家。

英培安:真正的风起云涌不在新加坡

英培安记得自己七八十年代写了不少东西,但似乎没有在作品中反映那个年代的悲欢与沧桑。他喜欢独来独往,不参加作家协会,也很少与其他文人来往,因此对当时的文坛认识不深。不过他知道报馆办了个重要的文学奖金狮奖,造就了不少好作家,只可惜当中很多人后来都很少写作,而是把文字才华用在工作上,有的进了电视台,有的加入报馆,也有的当大学学者。

他自己在60年代便开始写诗,因受台湾一些诗人如痖弦、杨牧的影响,被人们称为现代派诗人,但那段时间其实很短。他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受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罗素、沙特、卡缪等人的影响,想法开始改变。他认为反传统不应该只是一种文字游戏,也应该是一种反抗体制的思想,因为这样与现代派朋友渐行渐远。

他离开后便办杂志和开书店。开书店时他发现写实主义的作者很多,相比起来,现代派只是一小撮人在孤芳自赏,但无可否认,很多现代派在文字方面很有才华。

他在80年代原本要进报馆工作,却因政治原因受阻,最后以孔大山的笔名写作为生。英培安解释说,取孔大山是在开孔子玩笑,孔子原名孔丘,丘是小山,他于是取名大山。

80年代中,英培安到香港旅行,买了很多新加坡没有的书籍,当中包括马库塞(Herbert Marcuse)的《单面人》(One 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这时的他已成为“左倾自由主义者”,而他的自由主义受沙特影响最深。

他认为真正的风起云涌不在新加坡,而在刚刚开放的中国大陆,还有香港和台湾。英培安也质疑七八十年代是不是本地文坛最美好的时代,还只是他那一代作家如此认为罢了,他好奇的是年轻人一代作家是否如此认为。

孙爱玲:希望本地评论家评论本地作品

想用文字来表达和定自己的孙爱玲建议本地作家在创作和述说我们的故事时,应多书写我们的街道、高速路、河流、蓄水池、公园、组屋、巴刹等,日后读者才会来寻找这些地方。英培安却指出,等到读者来找时,恐怕地方已经拆除。

孙爱玲希望能有本地的评论家来评论本地作品。她很怀念七八十年代的新加坡,那个年代给了她创作的土地,作家有许多发表作品的园地,包括文学刊物、报章等,读者群也多。

到了八九十年代,提供投稿的园地趋向稳定蓬勃,作品很有水准,作家群起,百家争鸣,好不热闹。更可贵的是,很多文学奖推出,例如金狮奖就是当年的盛事,铜锣一敲,新生作家登上文坛,闪闪发光。

谢清:五月诗社诗人 60年代已在台湾立足

目前是自由写作人,经常在网络发表自己所创作的诗与画的谢清,最早在1968年发表处女诗。他特别感激当年主持《南洋商报》文艺版的梁明广,因为他是第一位肯刊登文学作品的编辑。

谢清是五月诗社成员,五月诗社是现代诗大本营,曾出版四五十本五月丛书,而五月诗刊则已存在超过40年,目前还在运作中。在本地文坛史别具意义的《新加坡15诗人新诗集》则是由五月出版社所出版。

根据谢清的回忆,早在1960年代末期,五月诗社的诗人已经在台湾诗坛“立足”,台湾诗季刊《创世纪》曾以海外特辑的方式,刊登淡莹、文恺、贺兰宁、梁銊、林方、南子、林也、谢清和郭永秀等人的作品。

他们后来也尝试在今天看来很前卫的做法,那便是由乐风帮他们出版有声诗集,由中国的朗诵者朗读五月诗社成员的诗歌并配上音乐,再制成卡带销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