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起“罗生门”? ——罗孚浮沉录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溯自罗孚先生1982年被判“美国间谍案”起,30多年过去了,罗孚这起“间谍案”,扑朔迷离,竟成为当代中国的“罗生门”,迄今仍疑点重重。眼下罗孚的儿子罗海雷终于经过多方调查,提供不少可供参考的珍贵材料,出版了《我的父亲罗孚——一个报人、“间谍”和作家的故事》,从书中所提供的资料,隐约之中,似乎罗孚曾牵涉到中共内部官员的个人恩怨。


罗海雷在这本书有一段关键的话,值得一提:“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先避开1982他受‘诱骗’回京的事,把父亲早期在桂林、重庆和香港的一些人和事搞清楚。2009年下半年,我每逢回港都和大哥海星一起讨论如何整合这本书。海星提到父亲应属中共在香港文化宣传战线的一员,他的直接领导该是香港新华社社长或这方面的副社长,上级领导则是北京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廖承志。本来父亲参与统战工作主要是针对在香港的文化人,但问题出在70年代初期,由于父亲交游广阔,国家安全部之前身中央调查部点名让他参与工作。从这时期始,父亲有了二重领导,从此他长期高调地与台湾及美国政府有关系的人士来往,成为香港左派中除《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外最活跃的一个人,因而引起内部某些人的嫉妒、不满与怀疑,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而为难的是,父亲又不能到处解释他的‘不公开’任务。”


即使如此,局外人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评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孚的案件,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日。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