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et这词源自于12世纪,英国人以它来形容酒体轻盈,色泽浅淡的法国波尔多红酒。随着时间的迁移,英国人对Claret的定义也随之转变。
⊙林之樱
葡萄酒在英国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英国高尔夫球公开赛的奖杯名为Claret Jug形若葡萄酒壶,远看像个醒酒器。英国公开赛被誉为世界体育史上的十大赛事之一,可想而知,英国人对葡萄酒的狂爱非比一般。Claret这词源自于12世纪,英国人以它来形容酒体轻盈,色泽浅淡的法国波尔多(Bordeaux)红酒。随着时间的迁移,英国人对Claret的定义也随之转变。
波尔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葡萄酒之都。公元前60年,罗马人在波尔多落地生根,并不是为了种植葡萄园。波尔多的吉伦特河口弯道是当时通往西欧的最佳途径,因此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经贸港口。当然,罗马人所到之处少不了葡萄栽培,他们在波尔多吉伦特河右侧的布莱耶、布尔格和圣埃美隆地域开发葡萄园与基本的酿酒工艺。当时的葡萄酒虽然品质低劣,却凭借着波尔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该地的主要出口产品。
波尔多与英商人
开发葡萄酒转售市场
不过,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波尔多的贸易也跟着遭殃。1151年可说是波尔多葡萄酒历史的转捩点。当年,英格兰的亨利普兰加内特(即是后来的亨利二世)与阿基坦(Aquitaine)的埃莉诺结婚,后者带来了庞大的嫁妆。阿基坦当时是一个独立的强盛国家,覆盖了整个法国的西南部,包括拉罗谢尔(La Rochelle)和波尔多。法国不久后袭击阿基坦,拉罗谢尔不敌而投降,不过波尔多却承诺永久效忠英国王室。从那时起,波尔多和英格兰建立了深厚的“手足之情”,特别是以前者的葡萄酒为主要经贸来源。
阿基坦年代的波尔多红酒平淡无味,那是因为酿酒工艺的贫乏而导致成品的酒体单薄而且无法承担运输途中所遭受的压力。为了提升葡萄酒的口感,波尔多红酒必须与来自卡奥尔和盖拉克内陆的红酒混合才能够出售到英国。到了14世纪,波尔多与英国商人开发了庞大的英国葡萄酒转售市场,年均贸易量相当于1亿1000万瓶的葡萄酒。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英国王室决定免除波尔多葡萄酒的关税,Claret从此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葡萄酒而波尔多的葡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克拉夫产区,到处可见葡萄藤出现在房屋的围墙上。根据历史记载,每年的秋天至冬天,波尔多港口即出现至少几百艘船只来运行刚完成发酵的葡萄酒,沉睡在大木桶中的酒液被运送到英国与苏格兰的港口后再加以灌瓶。
Claret成为波尔多红酒专属雅号
值得一提的是波尔多最负盛名的梅多克产区(Medoc)在这期间是一块沼泽地,它的崛起得归功于荷兰人对高性价比葡萄酒要求的执着。荷兰与英国是当时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产量受制于它的葡萄种植面积而无法达到荷兰人心目中的性价比要求。为此,荷兰人决定帮助波尔多开发更多的葡萄种植地,将沼泽地排干后开垦成耕地,梅多克就是受益者之一。
17世纪下半叶,梅多克和克拉夫的葡萄酒随着酿酒技术的进步而出现新风格,酒农除了对风土条件有更深的认知外,他们还得益于橡木桶的运用。这使得葡萄酒的酒体更加醇厚,风格更繁复。外销市场给予的肯定让波尔多其他地域开始效仿新的酿酒方式而Claret的含义也不再是单薄无味的红酒,而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波尔多红酒。
18世纪,英法两国关系大不如前,英国开始向其他欧洲产地进口酒精饮料,包括各种葡萄酒。英国人钟情于波尔多红酒是不可置疑的,Claret也成为波尔多红酒的专属雅号,一些老一辈的饮酒者甚至以Claret来诠释红酒的色泽。21世纪的年轻消费者对Claret这词相当陌生,很少人会在饭店或酒吧里引用它。就算不在酒单里,它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提醒人们它的存在,就如英国高球公开赛的Claret Jug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