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

北京夜晚里的灯火,照亮着城市的黑夜。(吴清前摄)
北京夜晚里的灯火,照亮着城市的黑夜。(吴清前摄)

字体大小:

让人类如此惧怕黑夜的,除了黑夜中暗含的危险,或许更多的是因为这样的黑暗是必定降临,并无论如何无法逃脱的。

北京日前连日的大雨中,轰鸣的雷电划亮许多个夜晚。我蜷缩在被子里,看着窗外一幕幕的黑夜瞬间化为白昼。

不禁想起了最近看的罗杰·埃克奇《黑夜史》中的一句话:“夜晚是人类第一件明知无益却又无从回避的事,是人类最古老、最不易忘怀的恐惧。”

书里谈的是工业化之前的黑夜历史与文化,说当时的“夜晚”如何在各种方面逐渐成为“危险”的同义词,因而把恐惧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作者在最后一章“黎明”里提到,日益明亮的人工照明,将代表隐私、亲密交往和内省的机会的黑暗,慢慢减少至无,我们从此“告别了真正的黑夜”,进入了现代24/7的社会。

我想,在21世纪里,让全球进入“日不落”状态的,不仅仅是灯火等人工照明,还有永远不下线的互联网。告别的也不过是客观上的黑夜,反而衬托出主观上的黑夜是如何挥之不去,甚至更加暗沉。

最近在中国“问题疫苗”的浪尖上,有人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疫苗仅仅是一个结束》的文章,随后被删。

文章从新颖的新闻工作者角度,以曝光“三鹿”奶粉案件作为开始,谈到了当年纸媒时代的荣光和调查记者的使命感:“那一代记者或多或少都有使命感,总以为会推动和改变些什么”,“只有真相掩压不住,作恶者才会心有忌惮。”

相比之下,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娱乐性文章的传播和转发率一分钟内可以破万,但“那些辛苦挖掘真相的人,被甩在信息流边缘,他们沉默工作,或者黯然离去。”

随着报纸时代的消逝,中国调查记者数量减少,对社会的监督减少,作者认为一个“锋利的时代”也消亡了,“没有锋利保护,一切只能自救”。

看完文章之际,除了无奈,也有更多的心酸。作为媒体人,有谁何尝不想做别人生命里的一道光,照亮他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改革?

至少在我自己提笔的时候,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所报道的新闻,成为照亮别人生活的一盏灯。

但我有时候会忘了,黑夜里其实有着很多看不见的隐形力量,让一个人的灯火变得如此渺茫,不但惊扰不了黑夜的死寂,或许连一切的努力都终将被黑暗吞噬。

现在社会上被曝光丑闻都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接触到的“揭发性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的,是那些相对“能讲的”。

其余的,就如这篇文章一样,或许触犯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被删,被禁,最终消失在大众的眼皮之下,被掩埋在这个信息大时代里。

最后,一些曾经热血的记者只能趋于安逸,选择退一步,甚至退出这个圈子。而“热点事件”,或许有着全民激愤的开始,但却有着少人关注的结局。

让人类如此惧怕黑夜的,除了黑夜中暗含的危险,或许更多的是因为这样的黑暗是必定降临,并无论如何无法逃脱的。

有些人在期盼雷雨,但闪电不曾到来,所以他们的夜晚则将会继续暗沉。

一篇篇新闻报道,就像是划过昏沉沉的黑夜的闪电,能创造出看似光明的假象,但依旧一闪而过,让人们惊醒,却无法唤醒白昼。

最后,只能像每一个在凌晨3点被惊醒的人们一样,重新盖好被子,假装听不见窗外的雷鸣,并且相信只要闭上眼睛够久,就能渐渐地、渐渐地继续沉溺在黑夜的睡幕里,最终忘掉所有让人坐立不安的雷电。

黎明,将何时到来?

(原文见于《联合早报》副刊校园版,第4页。)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