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蔡荣恩(80几岁)是本地抽象派画家、前国家博物馆画廊知名策展人(1978-1985)、培训过美术教师,但少人知道他在平面设计也有一手。
当蔡荣恩来到国家设计中心五楼的“新加坡设计档案”展之“艺术家——平面设计师蔡荣恩”,小木橱上虽展示为数不多的展品,但他已发出惊叹,因为连他自己也没有收藏的平面设计作品,竟会有人感兴趣。
蔡荣恩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今天我们比较重视保存档案资料,以前根本看不到它们的价值,很多资料都丢失了,前国家博物馆画廊丢掉蛮多的。”
展览策展人庄裕康(35岁)说,画册展品属于他的朋友、平面设计师兼博士研究员林洧进的,他在南洋艺术学院图书馆一次清书行动中购得。
“新加坡设计档案”是自2018年开始展开的实验性展览空间,陆续呈现本地少人会碰触或挖掘的设计档案历史。庄裕康对蔡荣恩的平面设计作品感兴趣,因它显示了不少画家和艺术家也从事平面设计创作。
蔡荣恩回溯,当年他主动请缨作这些平面设计,可说是“一脚踢”策展工作的一部分,强调:“平面设计师可以作各种设计,但我是以艺术家角度来设计,艺术家审美品味有别于一般平面设计师。”
设计作品风格统一
蔡荣恩设计过展览画册、邀请函、邮票,甚至大厦的商标(如新加坡布业中心),风格相当统一,往往只用简单的形状与线条,或很少的颜色传达主题,言简意赅,受到当时西方主要设计思潮(如德国包豪斯艺术家Josef Albers)的影响。他的作品曾在实用美术广告展览设计比赛中得奖,当时该协会主流设计为写实主义,他没想到自己会获奖。
蔡荣恩早年获得奖学金到伦敦修读绘画专业,发现“在伦敦,到处都是设计。火车站也是出自艺术家之手,当时我才意识到我是艺术家,也可以从事平面设计。”
他在艺术学校修读期间,深受一本北欧和瑞士风格的平面设计杂志影响,这本杂志好到他不用去上课就可以学到不同字体或字型的运用法。
蔡荣恩的平面设计作品以概念与想法取胜,每个设计都想用有趣的视角来传达惊喜,像法国即时摄影大师布列松一样捕捉人生的一刻。
他为“当代法国织锦展览”(1969)设计展览画册,取材法国红蓝白国旗颜色,将参展艺术家的名字编织成网。蔡荣恩说,法国画家马蒂斯的剪纸艺术对他有影响,比如国家博物馆(1976)少年画廊美术和手工艺比赛“1970-1976得奖者”展览画册、33个联合国得奖者展览(1975)画册封面。晚年的马蒂斯中风后,手不灵活,靠剪纸艺术复健后作出大幅的剪纸艺术作品。
蔡荣恩为“日本现代装饰艺术展览”(1966)策展,特意设计出低桌摆设展品,并取材枯山水禅院,令主持开幕的日本大使赞为“很日本”,所设计的画册封面巧妙以橘圆形突出与陶瓷品排列。
他为新加坡大会堂首届美展画册(1965)封面只用橘色及三个形状(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传达信息,获得当时建筑师林崇椰的欣赏,介绍他到建筑系任教平面设计。他笑说:“我设计的不少画册封面只有一种颜色,包括一个四画家联展,原因很简单,我们没什么钱!”
蔡荣恩曾获联合国奖学金到美国交流,受到当地多色线条画派影响,为1994年新加坡艺术节展览“大通曼哈顿银行藏品——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艺术”设计画册时加以借鉴。
蔡荣恩说:“记得有一次画家钟四宾(钟泗滨)说:艺术家对设计一窍不通,可是像毕加索、马蒂斯等大艺术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以自我表达为主,作了不少设计工作。”
■“艺术家——平面设计师蔡荣恩”展览
即日起至2月11日,上午9时至晚上9时
国家设计中心(National Design Centre, #05-04)。入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