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艺术家 追寻蜡染的风采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留学德国的蔡小庆创作的甘榜丰收景象油画含蕴蜡染画的蜡韵。(林方伟摄)
留学德国的蔡小庆创作的甘榜丰收景象油画含蕴蜡染画的蜡韵。(林方伟摄)

字体大小:

上世纪50到70年代,峇迪或蜡染绘画(Batik Painting)曾经蔚为风潮。当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有过一批艺术家纷纷采用峇迪画作为艺术媒介来探索本土的身份认同。本地主要美术馆都有不少这类藏品。80年代之后蜡染绘画为何失宠?


新加坡开埠200年工作组助理处长、策展人张越翔在《永远的流动——萨卡西的峇迪艺术》(2017)一文指出,在后殖民地时代,新马殖民地纷纷寻求自治与独立,艺术家在这样的大氛围中,也在寻求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来代表本区域。油画被认为是出自西方,水墨画则是中国华人带过来的,这个时候,在东南亚很流行的峇迪技术,加上峇迪服饰也是本区域的日常服饰,很自然地引起了艺术家的注意,将峇迪视为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玛戈在《马来亚艺术简史》(1963)的《当代色彩的醒觉》一文说过,马来亚没有绘画的传统,峇迪纱笼的图绘可以说是最马来亚化的,却仅是一种工艺品附庸,绝少艺术意欲的表现。他举出槟城的蔡天定把纱笼的技法与媒介,带入独立绘画的范畴,使画幅里充分赋有马来亚的气质,是重要的事。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