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疫画作 疗愈人心

李文良向前线医务人员致敬的插画被放大投影在柏林市建筑物墙面。(受访者提供)
李文良向前线医务人员致敬的插画被放大投影在柏林市建筑物墙面。(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本地不少插画家、广告人、平面设计师、数码用户体验设计师在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用自己熟悉的媒介,记录与表达冠病疫情下的情绪与见闻,有创作者更进一步与医学专家合作,通过平易近人的作品,把深奥难懂的冠病数据与资讯传达给普罗大众,有些作品更在国外受到认可。

李文良:传递正能量不分文化

3月18日夜晚,远在德国柏林市的建筑墙上投影一幅向抗疫前线医务人员致敬的画作。画里,一家三代同堂的家人与超人排排站,由超人做代表,向一群穿戴防护衣的前线医务人员致敬,投影的白光照亮了黑压压的柏林夜色。图像看起来很眼熟,确认了作者署名“@joseflee.stories”,才发现是新加坡绘本作者李文良最新的“记疫”插画已远传到地球另一端,代表新加坡给德国人打气加油。

李文良接受联合早报电访时说,德国一家活动策划公司“Super Szene Cool”看了他的Instagram账号,来信要求使用他的插画,他猜想对方趁现在业务停顿,没有商业广告和活动,利用空着的三面墙投影为当地医务人员打气,提振士气。李文良说:“我免费提供高清插画给他们,‘真实超级英雄’(Real Superheroes)的字样是他们自己添加上去的。这些画原本也不是画来赚钱的,而是真的画给前线医务人员,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能让更多人看到就足够了。”

这在2月27日上传的插画获得许多海外人士共鸣,李文良透露斯洛文尼亚医学杂志来函表示要用做当地医学杂志封面;一名欧洲男士来信要求允准将插画印成海报送给他在前线当护士的女友。李文良说:“我想我的画会打动外国人,证明这个世界现在最需要传递正能量,跟我们来自哪里、哪个文化没有关系。”

20200330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6_Large.jpg
李文良的插画反映疫情所造成的偏见。(受访者提供)

创作动机随疫情转向

40岁的李文良从1月31日起已陆续画了将近15幅插图、漫画,形式各异,在他的社媒平台上分享,有什么感触就画。思潮随疫情发展涌现,起伏,促成创作的迫切感。他说:“若要画成绘本,可能要等上好几个月。”他在1月30日画的第一幅插图是个融入“武汉”的蓝丝带字图,因为妻子在中国武汉的伯父轻微感染(现已康复),他自己先前也去过武汉宣传绘本与当地人结缘,创作武汉标记是要给当地人打气。

他的创作动机也随着疫情发展而转变:“在网上看到一些思想偏激的人对中国人写下负面、歧视的留言,促使我画了一个口罩的围墙,将人分隔、排挤,表现我对那时现状的看法。后来越来越多人关注我的冠病插画,我便开始思考创作者在这个时候该扮演的角色,主题也转往传递正能量的漫画故事和绘图。”

郭明怡:用画舒缓社会的不安

20200330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5_Large.jpg
郭明怡的抗疫插画带给人好心情。(受访者提供)

全职女插画家郭明怡(31岁)将她童趣的蜡笔画上传到社媒账号“@hellonato”,提醒亲友、国人用平常心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她说,是在马来西亚封关,引发国人的关注和反应后开始创作:“我看到国人恐慌囤货,看到手机接二连三叫人焦虑沮丧的新闻后,决定用画舒缓社会的不安,让人们看到人性轻盈的一面,不让人心被恐惧吞噬。加上我的弟弟从美国回来后居家隔离,我们全家决定履行社会责任,减少社交、出外,我也透过画来记录这时候的情况。”

倪聪健:用幽默表达情绪

20200329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2_Large.jpg
倪聪健化名“SemiSerious”创作的时事漫画。(取自面簿)

新加坡广告人,Goodfellas广告公司合伙人倪聪健(49岁)也自过年期间开始透过个人面簿账号“SemiSerious”发表冠病疫情的时事漫画。从1月22日第一幅“杜绝病毒来拜年”到“2019冠状病毒到新加坡、韩国、意大利打卡的环球自拍”,最新的“日本首相吹熄奥运火炬”,题材多样,反映国际、区域和本地疫情发展。

倪聪健受访时说:“很不幸的,疫情的发展提供创意人源源的创作素材。我的漫画并非为提供资讯,而是在政府天天为应对疫情而不断推出新的措施时,用幽默为人们创造一个表达情绪的平台和出口。”在这高压时期,人们确实很需要一个透气喘息的窗口。

本地插画家、绘本作者,如数码用户体验设计师高玮蔓(33岁)、得奖绘本《漫画之王:陈福财正传》作者刘敬贤(Sonny Liew)等也超越以画抒怀,开始积极跟医生、医学专家合作,让他们的插画更饱含最新、正确的“内涵”,娱乐与疗愈之余,也传递要救人一命的医药和预防知识。

高玮蔓:资讯漫画受各地认可

20200329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8_Large.jpg
高玮蔓的冠病资讯漫画已被译成30种语言,传达到世界各地。(取自面簿@WeimanKowArt)

高玮蔓从1月31日起自创资讯漫画(infocomics),分享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和防疫须知,漫画已随着疫情“蔓延”到各地。

自《联合早报》于2月3日刊登与她的访问之后,高玮蔓的资讯漫画越战越勇,多国官方机构,包括本地淡马锡控股、马来西亚卫生部、印度机场,以及乌干达卫生部、科威特政府都用她的漫画来向民众传达冠病的基本知识,她也因为漫画被疯传而登上各地报章。她说:“从这么多人要透过我的漫画来获取冠病知识,可见世上仍有很多人因国家医疗体系较不健全而得不到重要的信息。另外,老人和许多不能上网的弱势民众都需要这方面的资讯。”

高玮蔓当初因急性支气管炎(不是冠病)居家养病时大量汲取冠病资讯,发展成漫画。至今咳嗽快4个月的她在小红点做着了不起的事,成功召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包括医生、外交官员、贸易局官员,以及各国有心志工帮她将漫画翻译成30种语言,进行跨国共创。她甚至还请了一名实习生帮她统筹翻译工程,希望把资讯散布到更多地方。她也发起“漫画行善”(Comics for Good)平台,呼吁世界各地更多插画家参与,用漫画深入浅出地传达资讯。此外,她也发起运动鼓励孩童用画来获取正确的冠病知识。

“画疫”不能单靠才华,高玮蔓强调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同样重要:“插画家需要医疗专人的扶持,帮助我们传达正确的信息。我过去的三四则漫画都会请医生朋友,或曾在我漫画留言的医生仔细审查,确保资料无误才上传。未来我还计划跟这领域的专科医生合作,给公众带来更深入的资讯。”

20200329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1_Large.jpg
罗小豆水獭用平常心抗疫。(取自微博@罗小豆水獭)

其他值得读者关注的本地画冠病疫情的创作者包括:罗小豆水獭的抗疫日常(面簿:@roberttheotter);女插画家陈艾媚(Paintinks by Melt,面簿:@Paintinks.by.melt)的疗愈插画,以及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本地插画漫画家Drewscape合作的一系列抗疫漫画(tinyurl.com/ t6eubhj)

20200329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3_Large.jpg
有一天我们都会好起来,女插画家陈艾媚的疗愈插画。(取自面簿)

刘敬贤:简化难懂的医学信息

享誉国际的本地漫画家刘敬贤从2月1日起,开始咨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Hsu Li Yang)副教授,透过自创的“疑惑兔”“好奇猫”“鸭大夫”和“数据鸭”等拟人动物,试图为大家解答有关冠病的疑难杂症。

刘敬贤说:“冠状病毒刚出现时,有人说流感一年所夺去的人命更多,我认为这太低估了冠状病毒,很需要把正确的情况和资讯传达给公众,才衍生出这个漫画系列的念头。”

20200329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4_Large.jpg
刘敬贤借漫画帮助公众理解该不该戴口罩。(受访者提供)

刘敬贤去年与许励扬副教授合作推出《抗生素物语》(The Antibiotic Tales)呼吁公众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出现“抗生素抗药性”危机的漫画。两人原要再接再厉,推出下一本关于疫苗的漫画,但随着冠病疫情暴发,刘敬贤暂时把注意力转向这更紧迫的课题。

冠病疫情系列目前已推出三篇,从第二篇起还获得国大医院新加坡人口保健改良中心(简称SPHERic)的资助。第三篇咨询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数学建模专家后,用五页九格漫画,耐心地帮助读者理解假设我国控制不好疫情,最坏的情况将导致我国高达60%人口受感染,同时以1%死亡率来计算,会有3万国人不治身亡。为此,我国必须透过确诊、隔离和适当的关闭措施来抑制病毒大肆扩散,平缓发病曲线,减轻我国医疗系统的负担。

刘敬贤说漫画很适合用来传达复杂的概念,原因之一是:“我们从小看漫画,把漫画与简单的孩童时代联想在一起,接触这媒介时首先就已放下心防,更易理解吸收新资讯。当然作为创作者,我的责任是将艰涩、复杂难懂的数据和信息变得易懂,深入浅出地传递出去。”

20200329_lifestyle_coronavirus_comics_7.1_Large.jpg
刘敬贤的漫画用数据帮助公众理解我国疫情不受控制下的最坏情况。(受访者提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