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与我
应用研发者
梁腾达
傅晋亨
罗瑞敏
不会做功课?灯泡坏了不会换?无法打包食物?团购猫山王榴梿?只要按一个应用就能召唤左邻右舍帮忙。三个透过网络认识的年轻人受疫情启发,研发应用凝聚社区甘榜精神,国人的爱心让他们得到超出金钱的收获。
如果不是全球暴发冠病,梁腾达(26岁)今年上半年应该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课、实习。他是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学生,目前修读科技创业硕士学位,今年年初飞到加州旧金山开始长达8个月的交流计划。
岂料冠病来势汹汹,整个旧金山湾区3月初封城。梁腾达说:“我们不能上学,所有课程改为线上教课。全美各地出现恐慌性抢购,厕纸和洁手液一扫而空。”
3月末,他和其他留学外国的新加坡学生收到教育部指示,必须返新。“我起初很难受,因为这个交流机会我已经等了3年了。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冠病的祸害激发他想要帮助别人的想望,于是在6月初开始做市场调查,并在两周内找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傅晋亨(22岁)和罗瑞敏(22岁),合作研发了一个方便国人守望相助的沟通平台:Scratchbac。
创办“分类广告界的Uber”
Scratchbac是个“聊天机器人”(chatbot),只要下载类似WhatsApp的通讯软件Telegram,就能加入Scratchbac的“聊天室”,从而发出求助信息或帮助他人。例如须打印文件,家里却没打印机,就在Scratchbac的聊天室发出短信,附近其他Scratchbac用户即可回应。
梁腾达把Scratchbac定位为“分类广告界的Uber”,意即利用科技平台连接广大的求助者与相助者,互惠互利。他说Scratchbac的核心概念就是“分享经济”,很多事我们能互相帮忙,很多东西可以互借分享,特别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岛国,左邻右舍互助起来事半功倍。
梁腾达说:“要让Scratchbac发挥最大用处,每个用户附近一定要有很多其他用户,才有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
两周内吸引1000用户 大多数人帮忙不谋利
6月中,Scratchbac率先在武吉班让推出,这是梁腾达和傅晋亨居住的邻里,他们除了找亲友试用Scratchbac,也在多座组屋电梯里张贴海报,两周内吸引近1000名用户。
7月初,他们申请到全国青年理事会总额达3000元的“年轻变革者基金”(Young ChangeMakers Grant),目前正努力研发Scratchbac的应用(App),并在榜鹅组屋区集中宣传,希望在8月23日前吸引5000名用户。
全球各地为了抗疫而实行诸多限制,经济重创,许多社会问题浮上台面,梁腾达深受启发。“很多人失业,我的家人也受了相当大影响;我妈妈是导游,爸爸是装修承包商。我很庆幸政府提供了现金资助,但我自己也想尽一分力,看看可以怎么帮助其他人。冠病让我有更多时间,暂停了原本做的事,好好思考。如果不是因为暴发冠病,我应该不会开始制作Scratchbac。”
让他和组员欣慰的是,Scratchbac推出一个多月就发挥正面效益,不少温馨故事反映了社区的互助精神。例如有名中学生做数学功课遇到难题,通过Scratchbac求助,数秒内就有五个邻居拔刀相助;独居妇女无法自己换灯泡,在Scratchbac发出短信后就有四名住在附近的邻居回复,其中包括梁腾达。此外有用户主动说可以帮大家打印文件或打包餐食,也有不少uncle和auntie借助Scratchbac团购日本鸡蛋和猫山王榴梿。
梁腾达说:“我一直以为新加坡人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视金钱为推动力,所以我们在Scratchbac加入‘小费’栏目,但看了用户至今所有帖文,我发现大部分人是纯粹想帮助其他人。”
梁腾达曾帮一名中学生打包午餐,结果对方主动要给他三元小费。“如果用送餐服务,费用其实差不多,但感觉比较像一宗交易。比较之下,虽然同样是帮忙打包,但使用Scratchbac感觉更开心。我们不求回报,收获却远远超出一项服务或一笔金钱。”
他和组员期待:Scratchbac这个平台能让大家更轻易地帮助彼此,从而在这个钢骨森林开启一扇门,让我们通往更善良、更友善的岛国,任何人有困难,援助就近在咫尺。
梁腾达说:“我发现人们都有恻隐之心,帮助别人是我们的天性。要帮人也不必是百万富翁,一个小举动,一些善意的话,或为他人行个方便,其实影响深远。”
Scratchbac官网:scratchbac.com
使用Scratchbac服务:下载Telegram,搜索Scratchbac_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