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场里的礼仪

字体大小:

想起你

熊本震灾,电视新闻断断续续做了报道,家里的电视此时便发挥了最大的“知情权”满足功能,单击键,十多个日本频道直播放送,年中无休,昼夜不停,让遥远的我们突然变得跟灾场零距离——尤其跟灾场里那些无助的脸孔。

日本频道上,出现了一张张容颜,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坐在颓垣败瓦里,或低着头,或捂着脸,就算看不见五官,仅见肩膊已可感受他们的挫败与无力,仿佛有一堆石头重重地压在肩上,又或者,左右两肩各站了一只乌鸦,黑羽毛,是沉甸甸的铜,把人压得垂头丧气。

然而,到底是日本人,垂头丧气之际依然保持拘谨的礼貌,我们看来像是压抑,但对大和民族而言,这或是非常自然的指定动作,若要求他们不拘谨不礼貌,反而需要非常刻意地压抑。

有几个镜头特别使人动容。其中一个是,救援人员进入一栋残缺的楼房搜索,赫然发现墙角暗处的一位老妇人,盘腿而坐,白发苍苍,眼睛早已哭得红肿。镜头近摄过去,老妇人的第一反应并非欣喜、惊喜或狂喜,而是有点不好意思的羞怯,仿佛做错了事,麻烦了别人,匆忙伸手抹拭眼角泪水,再用手掌抚摸一下发髻,又拉一下衣裙,然后颤抖地勉力站起,对救援人员点头微笑,嘴里喃喃地说着话,听不清楚说什么,想必是,不好意思啊,打扰了,有劳了,不好意思啊,真失礼,对不起啊……

救援人员趋前把她扶着、拖着,带她走到屋外,亦是边走边对她不断点头,说着,小心啊老太太,慢慢走,别焦急,我们在这里,你放心。

另一个镜头是救援中心里坐着一群男男女女,母亲把五六岁的孩子抱在怀里,记者把唛递到她面前询问逃难细节,母亲边说边点头,嘴角挂着微笑,应是庆幸逃出生天,眼神却亦是浓浓的歉意,仿佛因为天灾而逃难,因逃难而被采访,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椿非常冒犯的失礼行为。他们总是那么不喜于劳烦其他人出手救助,一旦接受了帮忙,不尽量表达惭愧,便算失德。

再有一个镜头,救援人员分发物资,十来个孩子伸手接过,没有人在旁发施号令,却能以划一整齐的节奏弯腰鞠躬,几乎九十度,并且停留一秒,敬献了最深最深的谢意。

曾有人嘲讽日本人的礼仪如塑胶玫瑰,只有花色,没有香气。不确定此话之真实,但在灾场里,礼仪的气味是歉疚的气味,清晰可闻,即使隔着冷冰冰的电视屏幕,仍然让人感受到暖意。

(传自香港)

笔心

灾场里,礼仪的气味是歉疚的气味,清晰可闻。 ——马家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