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色彩的“白旗袍”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几年前拜读了辛羽先生写的《白旗袍的身影:女教育家林子瑄》一文,第一次知道林子瑄的大名和她了不起的一生,也同时知道她就是出版人林利国的二姑。林子瑄女士,几乎天天都是一袭白旗袍,这成了她的招牌形象。“白旗袍”,也是她人格的象征——纯净高尚、光明磊落、优雅简朴。这个白色,还隐含了圣洁的意思——她终身未嫁。1924年,父亲去世,她毅然剪下辫子,发誓此生不嫁,以“男儿身”负责料理父亲的丧事。


林子瑄1937年带着弟弟林子勤来到新加坡,直到1966年去世,她把生命的最后30年奉献给了新加坡的教育事业:最初在圣尼格拉师范女校执教,又协助弟弟林子勤创办了勿洛公立中华公学,最后担任圣德勒撒华英学校校长。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原乡潮汕烙印,也看到南洋风情,甚至民国遗韵。


1906年,林子瑄出生于广东揭阳义和乡。潮汕地区一直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与唐朝诗人韩愈南下潮汕,播下的文化远因有关。近代潮汕地区也出了很多大学者和教育家,如饶宗颐、黄丽松等。新加坡的潮籍文化名人不胜枚举,尤其艺术圈的潮籍画家、收藏家更是占了半壁江山。我后来才知林子瑄不仅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出众的女画家。1934年,28岁的林子瑄报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学习西洋画,同时接受中国画的训练。其间,她成为刘海粟、徐悲鸿和刘抗的学生。林子瑄学成南来投身教育,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她仍然没有放弃艺术追求,作画不辍,用五颜六色抒发她内心的情怀。她身上的白旗袍,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的色彩和情感。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