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今古书画店

字体大小:

位于桥北路百胜楼的今古书画店,在东主饶力吉和经理陈岳波的掌管经营下,30余年来一直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处。然而这也是一家随时会结业的书店。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与这两位书店前辈的交往,也从侧面记录了本地个体华文书店目前的生存状态。

其实我内心深处极不希望写一家即将歇业的书店,而是更渴望写一家刚开张的书店。然而,这家随时会结业的书店我必须要写,因为它曾经是我和许多爱书人精神寄托的净土。别看小小的一家书店,一钻入书店门内,就能进入古今中外的海阔天空。

本地早年的书店街

将书城取名为百胜楼,不晓得是否书与输同音,然而“怕输”一直是我们的代名词。位于桥北路的百胜楼,在还没有兴建以前,这段路上曾经至少有十多家书店。另外,与桥北路交界的勿拉士峇沙路上则是英文书店林立。这大概可以称为新加坡的“牯岭街”(从前台北的书店街)、“福州路”(上海的书店街)或是“Charing Cross Road”(伦敦的书店街)。

百胜楼落成后,这一带的书店,一部分迁入现代的楼面继续经营,例如著名的上海书局、青年书局、大众书局等等。

有个说法是,看一个城市的文化深度,只要看看这城市的书店。前两年,台湾导演侯季然拍了一部以书店为主题背景的电视剧《巷弄里的那家书店》,后来还为台湾40家独立书店拍了一系列的短片叫《书店里的影像诗》。40个短片,讲述40个开设书店的念头。开书店是许多爱书人都会有的冲动,只是付诸行动的人少,尤其在地价高昂的城市。

32年前与老东主结识

今古书画店创立于1982年9月13日,其创办的年头较本地一些老字号的书店晚,老板叫饶力吉。

饶先生开书店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然而今古书画店的选书深度,凸显好书人的品味。

这或许有赖于他年轻时曾在上海书局当学徒(详见姚楠《南天余墨·忆旧话新-重访新加坡随笔》,以及在一家叫良友文具社的书店工作。饶先生透露年轻时,郁达夫经常到他工作的良友文具社购书。从学徒到书店经理,饶先生一辈子都在书堆中打滚。

已不记得第一次走进今古的确切日期,只是依稀记得32年前的某一天,无意中走进这家与众不同的书店。书店的位置面向马路侧边,稍不留意,很容易错过。

一个学生与一个退休的老先生,应该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或许我待在书店内的时间较长,以致老先生也感到好奇,不买书也不以为意。

再后来我记得只要一待在书店内时间较长,老先生就会端来一杯清茶,我毕恭毕敬地接过茶杯,心里想的是,不买书可以离开书店吗?这是我逛其他书店所没有的待遇。

日后,他从我买的杂志与书籍知道我爱好收集中国古钱币,不时会出示与我爱好相关的书籍。例如马定祥的《太平天国钱币》,朱活的《古泉新考》,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等等。我的中国古代货币史知识基础是在阅读上建立的。

除了中国出版的书籍,今古售卖的本地著作极为丰富。绝版多年的《新加坡风土记》(李钟珏著,许云樵校注,南洋书局出版)30年前还能在今古买得着。当时饶先生在这本小书的背面贴上一枚小标签,注明“叻一元”三字。

我还清楚地记得,今古的书架上曾还摆着一套完整的《南洋文摘》,只是学生时代囊中羞涩,没买下。

也不晓得这样的状态过了多久,逐渐与饶老先生熟络起来。老先生偶尔心情漂亮,还会与我高谈阔论,侃侃而谈。有一回,他手上拿着一本中国杂志《老人天地》,对我说,中国人多实际,老人就老人嘛,叫什么乐龄!

书画店吸引海内外文化人

我印象颇深,书店内挂着一张饶先生的相片,相片中老先生穿着工整,胸前还别上一枚勋章。后来才听说饶先生还曾任职公务。前述饶先生战前当学徒时,常接触文人作家。

今古书画店一直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处。新马两地,乃至海峡两岸,甚至是日本的许多学者,都曾经光顾过今古。从大学教授到学生,形形色色的爱书人在这儿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书籍。无论是文史哲,还是命理、奇门遁甲之类。

陈岳波继续掌柜今古

今天仍然坚守在今古书画店岗位的是陈岳波先生。陈先生也是一位典型的藏书家。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兢兢业业在一家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了30多年的老店内,默默地实干。

陈岳波与饶力吉结缘于淘旧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牛车水广合源街曾是淘宝者的天堂。印度庙旁的墙角下,售卖旧货的地摊踵接肩摩。摊贩从拆迁的老房子收集的旧货,有旧信件、老钞票、古钱币、绝版书,无奇不有。每天黄昏许多古物爱好者都聚集在这条街上,寻宝猎奇,交换有无。

当年从事洋货贸易的陈岳波与饶先生便在这条街上相识,两人皆爱淘旧书。久而久之,遂成忘年交。

饶生晚年时,因体弱无法兼顾书店的运作。陈岳波介绍一位朋友(庄伟天)给他,让他代为经营。饶先生于2004年逝世。今古并没有随着饶先生的辞世而歇业。饶老先生的儿子请陈岳波继续把父亲的书店运作下去。

陈岳波掌舵今古后,无论外面刮风下雨,这里依旧是文人的驻足之地。找岳波买书的、找书的、论书的,都来今古。岳波扮演类似“文化中介”的角色,在本地的书业圈子里,无人不知。今古店内摆满新马两地的出版物,可见岳波对于书是执着的,对本土文化是忠诚的。

书店宛如人生

那天下午,我上今古去拜访岳波。他在前两年小中风,虽然已经康复大半,然而动作依然不太利索,每天上下班,坚持相同的作业。下午把今古书店闭门后,搭车回去接太太回家。

我望着他的背影,当他缓缓地拉上那两扇老式的铁闸,想到这家我结交了30多年的书店即将休业,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这些年来,随着实体书店的逐渐消失,爱书人的落寞无法与人说去。电子书与电子书店是爱书人多出来的另一种选择,书不会因为书店的减少而消失。出版书是绅士事业,每个时代都有人愿意当绅士,只是多与寡而已。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