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者已被遗忘? 蔡厝港逾九成坟墓无人认领

字体大小:

蔡厝港坟场将起坟

蔡厝港坟场土地使用年限即将到期,环境局规定家属后人在7月之前认领坟墓。大规模起坟挖掘工作将在第四季动工。

蔡厝港华人坟场的约3万5000个墓,因土地使用年限已期满即将挖掘迁移。国家环境局规定家属后人必须在7月31日之前登记认领先人坟墓。但截至5月底,被认领的坟墓只有1200个。这意味着超过96.5%受影响坟墓至今无人认领。

绝大部分受影响坟墓源自本地其他老坟场,包括福德祠绿野亭、双口鼎芳林山、直落不兰雅协源山、中峇鲁林氏塚山九龙堂、汤申路海南山琼州玉山亭、荷兰路丰永大毓山亭及后港潮洲广义山等。

上述坟场历史悠久,好些迁葬墓可追溯到清代道光、同治和光绪年间,但这些开埠时期的古墓来到20世纪中叶的建国时期,不得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让路,最后迁墓到蔡厝港华人坟场。

这些“迁葬墓”如今又得再度起坟迁移。大部分受影响坟墓连墓碑都没有,当年迁葬时只立有编号的标记石(plot marker),要知道墓主人身份,必需根据编号对回下葬记录。这些迁葬墓纵使有后人,恐怕早已“失联”。当年负责迁葬的主要是与坟场有关的会馆或社团,因此认领工作得由这些会馆或公会来负责。

陈总统外婆墓也搬迁

虽然如此,本地寻墓人和文史工作者吴安全(51岁,药剂师)还是在那里发现不少著名先驱人物的迁葬墓,当中包括陈金声的第三儿子陈明岩、小女儿陈玉合、孙子陈若锦和陈若铨,另外还有陈若锦的女儿陈霰娘。

陈若锦(1859年-1917年)的墓碑显示他去世时留下儿子陈思敏(《福建名人录》译陈书敏),女儿陈冰娘和陈霰娘(《福建名人录》译陈顺娘)。陈霰娘是陈庆炎总统的外婆。

嵌上照片的墓碑,记录着陈霰娘1948年8月30日离开人世,终年54岁。根据旧报纸,陈霰娘在1917年7月嫁给林建明,他们的女儿林娘瑞正是陈庆炎总统的母亲。

陈明岩、陈若锦、陈若铨和陈霰娘的迁葬墓都还有墓碑,它们迁自史德林路(Stirling Road)俗称双口鼎芳林山(Cheang Hong Lim Cemetery)的老坟场。

源自芳林山的还有薛有文的迁葬墓。薛有文是《叻报》创办人薛有礼的弟弟,其祖父是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儿子则是担任过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薛中华。

陈金声的小女儿陈玉合的迁葬墓也在受影响行列,但不是来自芳林山,而是源自她和夫婿杨逢泰(又作杨鸿泰)当年捐地建立的协源山。

吴安全翻查对照各种档案记录后,发现杨逢泰的墓只剩一块写着“杨笃居”的大理石碑,至于陈玉合,却只是一块被草淹没、没有名字,连编号都看不见的标记石,令人唏嘘。

本报上周六走访蔡厝港华人坟场时,遇到林贤福(60岁)带着美国来的妹妹林黎洁、妹夫枫丹(Joseph Fointaine)、弟妹林秀清和女儿佳慧一起来拜祭祖母朱富蚵、曾外祖父陈长幼和曾外祖母林缘。

林贤福说,先人的墓也迁自双口鼎芳林山,他们清明扫墓时知道即将起坟,已经办理认领手续。目前住在美国犹他州(Utah)的林黎洁正在研究和编写家族史。她这次还带了四名儿女佐佐(Jojo)、柯思汀(Kjerstn)、顺清(Nicholas)和雅美(Chyanne)来寻根。

120墓将移至私人骨灰塔

国家环境局在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1200个被认领的坟墓中,有120个将由后人自行雇用承包商起坟迁移和安置在私人骨灰塔,剩余将由政府负责挖掘和安置在蔡厝港或万礼骨灰塔。

大规模的起坟挖掘工作将在今年第四季动工。

由于本地土地有限,政府从1998年11月起实施新的土葬条例,限定所有土葬的安葬期限为15年,也就是遗体下葬后15年就必须挖掘搬迁。挖出的遗骨会火化,有后人认领的骨灰将安置在骨灰安置所,无人认领的骨灰,在起坟三年后将撒入大海。

政府是在2014年7月宣布蔡厝港华人坟场的第五阶段起坟计划,并给公众两年时间登记认领先人坟墓,但至今只有很小一部分受影响坟墓有后人认领。

环境局说,这次受影响的坟墓,绝大部分是1958年至1970年代间,从全岛各地其他坟场迁至蔡厝港的迁葬墓。很多在第一次迁葬时,是由不同会馆认领后集体迁到蔡厝港坟场。当局将与相关的会馆接洽。

环境局也表示,他们正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发展部商讨要如何处置受影响的“华族殉难义士纪念碑”。这个由公众及“东海有限公司”立于1962年的墓碑,葬着武吉知马五条石半竹仔巷遭日军杀害的义士。

墓碑上没有个别名字姓氏,也没列明究竟有多少人,只知道他们是在1942年春遭南侵日军杀害的竹仔巷村民。

点击阅读相关新闻:老坟场坟墓一迁再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