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纳丹逝世

敬仰之情绵延不绝

字体大小:

前总统纳丹这一生所留下的印记,已深深刻印在他曾触及的人心里。到国会大厦致敬的公众来自四面八方,不分种族、宗教和职业……

无论是在锡兰路丧居外夹道,还是到国会大厦瞻仰遗容,多名公众昨天以行动向前总统纳丹致以最后敬意。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国人送别建国总理李光耀不过是一年多前的光景,如今人民总统纳丹也抵不过岁月的流逝,拉下人生的帷幕。

不过,纳丹这一生所留下的印记,已深深刻印在他所有曾触及的人的心里。到国会大厦致敬的公众来自四面八方,不分种族、宗教和职业,敬仰之情绵延不绝。

公众余惠兰(50来岁)虽只见过纳丹一面,但后者当时没有在意宗教信仰的差异,欣然接受她赠送的观音画像,让她铭记至今。

前去致敬的公众也有人特别请假,并携着年幼子女一同前往国会大厦。中午过后,附近的上班族则趁午餐时间赶去。

团体代表也陆续前去吊唁,包括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军人代表,以及各所中小学的师生等。

公众从圣安德烈路前往政府大厦前大草场的排队区前,可在入口处留下悼词话语,有人就精心制作悼念板表达敬意。

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昨晚在面簿贴文说,灵柩停放在国会大厦期间须全面动员武装部队和内政团队,以确保所有前往国会大厦的国人都有机会献上最后敬意。现场也有不少年长者和残障人士,他们都能优先通关。

一些公众告诉他,通关过程相当顺利,没有令他们等太久。据了解,从步入排队区,到离开国会大厦,整个过程介于一至两个小时。

黄永宏说:“我感谢所有国人体现的耐心,以及内政团队和武装部队人员的辛勤努力。”

公众以各自方式致敬告别

30秒。这大概是昨天步入国会大厦的国人,能站在纳丹灵柩旁的时间。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来自各族群、宗教和背景的国人以各自的方式,向这名深受人民爱戴的前国家元首致敬告别。有的闭上双眼,双手合十祈祷,有的深深一鞠躬,有的只是凝视着眼前被新月五星旗裹着的棺木,默默哀悼。

时间到了。场内的哀悼者缓缓走出国会大厦,另一批哀悼者在现场军官指示下,走向灵柩。现场气氛肃穆沉重,只有哀悼者进出的脚步声在宽敞的大厅里回荡。

许多公众在离开国会大厦时仍眼眶泛红,有的在媒体访问中谈到纳丹,按捺不住哀伤,眼泪决堤。

8月22日,高龄92岁的纳丹与世长辞后,许多人纷纷透过不同媒介分享他们过去遇见纳丹的故事。

一名网民在网上透露,他2011年从见习军官学校毕业时,时任总统纳丹正好是检阅礼嘉宾。那天虽下着雨,但纳丹仍坚持在雨中完成检阅礼。这名网民后来得知,当时纳丹认为,若为国家献身服务的军官可站在雨中,他“最起码能做的是与他们站在一起”。

新加坡交响乐团在2007年和2010年出国表演前,纳丹在总统府设宴招待乐团全员,以肯定他们的贡献。据乐团主席吴友仁在悼文中叙述,纳丹当时说,乐团即将代表新加坡出国演奏,他最起码能做的,是给予他们一点鼓励。

过去几天,许多国人举办追悼会、到总统府外留言鲜花、以及排队一个多小时,到国会大厦向深入民心的前总统致以最后敬意。对国人而言,这是他们为纳丹,最起码能尽的一点心意。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纳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视新加坡前总统纳丹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昨天代表中国政府,到新加坡驻华大使馆悼念新加坡前总统纳丹。

他在吊唁簿上写道:“沉痛悼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加坡共和国前总统纳丹先生。”

刘振民对记者说:“纳丹先生的去世,是新加坡的损失,也是我们亚洲国家的损失。……我们希望,中新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更好的发展。”

他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新加坡老一代领导人有许多重要的遗产,值得中新的新一代领导人发扬光大,如以东方的传统哲学理念来看待现代关系。

刘振民指出,纳丹和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是同一代人,“他们这一代人为中新友谊,以及为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留下了很多重要的遗产。”

他说:“不只新加坡人民要把它发扬光大,(中国)很多新的年轻一代也应该学习。老一代的很多遗产,应该是我们新的一代领导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们以东方的传统哲学、理念,来看待现代关系。”

刘振民说:“虽然时代在发展,亚洲人还是要以亚洲人的理念、亚洲人的精神、亚洲人的原则,来处理亚洲国家的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天发了唁电给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对纳丹的辞世表示深切哀悼。

在北京的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今天将是最后一天开放让公众前去给吊唁簿留言,开放时间是上午10时至12时和下午2时至4时。

詹时中与刘程强等到场致敬

反对党元老詹时中和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等多名工人党议员,昨天先后到国会大厦,向已故前总统纳丹致敬。

几年前中风后行动不便的新加坡人民党秘书长詹时中,昨天上午11时许同妻子罗文丽和女儿詹惠丽抵达国会大厦。来到纳丹灵柩前时,他们一同鞠躬表示敬意,詹时中在罗文丽和现场军官搀扶下,从轮椅起身,小心翼翼地步上台阶,上前瞻仰纳丹遗容,与他道别。

詹时中在纳丹灵柩前默哀约一分钟后,由军官们搀扶回到轮椅,并慰问纳丹家属。

担任两届总统的纳丹在2011年总统大选前宣布不寻求连任,詹时中当时曾高度评价纳丹。他说:“他是一个好总统,能够和一般新加坡人联系,也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昨天下午4时左右,刘程强也率工人党主席林瑞莲、助理秘书长毕丹星、方荣发、莫哈默·费沙、陈立峰和吴佩松六名工人党议员到国会大厦致敬。

他们向纳丹灵柩三鞠躬后,上前瞻仰纳丹遗容。阿裕尼集选区议员陈硕茂和非选区议员贝理安没有同他们一起前往国会吊唁。

为表敬意他抢先第一个排队

首名到场排队为纳丹致哀的撒塔南特(Sathanantham.S,服务工程师,48岁)昨早7时30分前便抵达现场。他从手机出示一张纳丹在2009年12月为儿子罗素.阿尔文(Russell Arvin,学生,15岁)亲笔签名的卡丁车(go-kart)头盔照片。他说,家人如“传家之宝”般将头盔收藏。

“我们当年是通过一名朋友,才有幸让纳丹总统为头盔签名。当时念小三的儿子收到头盔后,深受鼓舞,想朝赛车手梦想迈进。儿子后来在赛车场仅用一次,我们便将它收藏起来。虽然儿子现在因课业难以常接触卡丁车,但这头盔仍对一家人充满纪念意义。”

除了从媒体报道认识纳丹,撒塔南特几年前也曾在新加坡共和国游艇俱乐部(Republic of Singapore Yacht Club)一场活动中见过纳丹。虽和前总统接触不多,但他认为纳丹为国家鞠躬尽瘁,是名深受敬仰爱戴的总统,才决定一早前来献上最后敬意。

协调官员叮咛句句体贴入微

“这些公众都牺牲了自己的午餐、放工和晚餐时间,来为前总统纳丹致最后的敬礼。我能做的就是和他们讲话,让他们忘了天气的炎热,也希望让他们不觉得等候时间很长。”

昨午到设在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上的临时帐篷排队为前总统致最后敬礼的公众,也许有注意到一名负责控制和疏散人潮的官员不断提醒他们要互相照顾,不要挤在一起,并不断感谢他们的到来。这名官员是49岁的高级准尉梁定基。

梁定基昨午除了一一向公众诚恳地道谢,感谢他们牺牲宝贵的时间前来致敬及提醒他们在排队时要互相照顾,当他看到小孩时,还告诉他们前总统的贡献,并叮咛他们必须尊敬长辈等。虽然天气炎热,人潮不断,但他似乎不被影响,反而更积极。

他说:“在公众排队时提醒他们前总统纳丹对新加坡的贡献,能让他们进去国会大厦致敬时的感触更深。这对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他也说,能够参与这次的吊唁仪式工作,他感到很自豪。

肾脏病人感激纳丹关爱

八年来透过全国肾脏基金会旗下洗肾中心洗肾的肾衰竭患者林才昆(75岁,退休人士)虽只在电视见过纳丹,但认为纳丹向来热心公益,是名值得敬佩的好总统。

他说:“纳丹是名慈祥的领导人,我常看到他在电视,安慰病人,给予他们希望。另外当年他为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也令我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

纳丹曾在2011年为全国肾脏基金会(NKF)的一场筹款晚宴,挥毫题写“仁爱”,并将墨宝,连同私人毛笔和砚台一同捐出供义卖,当年为机构筹得11万元善款。

全国肾脏基金会昨天派出约100名病人与职员,向已故纳丹总统致敬。

基金会也通过文告,对前总统纳丹的过世表示哀悼。它说:“全国肾脏基金会感激纳丹对社区服务的卓越贡献,及对本会肾脏病人的关怀与仁爱。他给予弱势群体的大力支持,将启发我们为社会有需要者付出更多。”

她赶搭德士最后一个到场

吊唁结束时间步步逼近,多名公众快步走向政府大厦前大草场加入吊唁队伍,63岁的陈绣琏(美容院业主)也赶在最后一分钟向前总统纳丹致哀。

陈绣琏是最后一名加入队伍的公众。她说,晚上9时10分下班后,她从金文泰一带搭德士赶到国会大厦,途中还迷了路。

“我去年也因为工作,来不及到国会大厦向建国总理李光耀致哀,一年来一直感到过意不去。幸好这次能及时赶到,向纳丹先生献上敬意。”

尽管从未见过纳丹,陈绣琏仍对他所付出的贡献,万分感激。

她说:“纳丹先生多年来为新加坡默默付出,不论再忙碌我都应该向他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