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敏 leesimin@sph.com.sg 全国保家安民计划除了致力于提高个人反恐意识,也希望鼓励学生、基层和宗教组织等群体参与计划,加强社区凝聚力。 全国保家安民计划(SGSecure)自去年9月推出后获得热烈回响。民防部队昨天首次举办横跨不同群体和领域的研讨会,探讨各大群体在发生紧急事故时所扮演的角色。 共有200多名来自北部的基层组织、教师、学生领袖、公司和宗教组织代表出席这场“Are We Ready?”研讨会。 来自内政部防护安全研修中心(Centre for Protective Security Studies)、内政团队学院、民防部队和人民协会的代表与出席者分享区域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增加社区韧性等课题。 出席者除了进行小组讨论,也与活动嘉宾通讯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讨论相关问题,包括如何加强社区凝聚力,以及发生爆炸或大火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普杰立医生受访时指出,出席者在研讨会上的积极提问证明了国人对反恐意识的理解以及社区努力的投入。 他表示:“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国人的韧性和应变程度是基层努力的重要基础部分。” 普杰立也指出,全国保家安民计划推出后已踏出重要的第一步,成功提高大多数国人的反恐意识。 他说:“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份意识转换成实际行动,确保国人参与培训与准备的过程。” 义顺东社区紧急应策与参与委员会(C2E)主席陈国祥(59岁)参与研讨会后更加意识到须与其他群体合作的重要性。 他说:“一般在社区内举办的活动只让居民学习急救知识,但我们希望能与宗教组织、医院和学校合作,除了交换意见,也能一起策划共同的应对方案,并举办多样化的培训活动。” 学生:参与交流意识到学生反恐角色 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拉吉妮(21岁)是校内民防狮心俱乐部(Lionhearter Club)的副会长,曾参与“紧急应变日”活动,指导居民基本急救技能。 拉吉妮受访时指出,能在研讨会上与其他群体代表交流,让她大开眼界。 她说:“一般青年都把个人和国家安全当作理所当然。我在参与研讨会后意识到学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如何与其他群体携手合作,使反恐计划做得更强更好。” 昨天举办的研讨会是民防部队的试验计划。民防部队目前正探讨在其他地区举办类似活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