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冈州会馆的洪拳吸引许多年轻人练功,77岁的师父冼显澄说,会员学到的一招一式都能防身,并非只有“好看”。


“美人照镜”“虎鹤双形”“工字伏虎”,这些生动的表达方式乍看之下没什么关联,但其实都是助人在危境中防身的洪拳招式与套路。


本地许多会馆开办方言和传统艺术等课程,传承华族文化。座落在新桥路的冈州会馆,则以洪拳、舞狮和舞龙为招牌。


每逢星期五晚上8时30分,来自各年龄层的学员聚集在冈州会馆的四楼阳台练武。会馆里有个“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强调打好基础的重要,学员须复习走马步等基本功,才各自按进度练习。


数十年来,77岁的冼显澄师父在会馆担任指导武术,他的外表与一般乐龄人士无异,但只要一出手,矫捷利落的身手,马上泄露其深厚的功夫底子。他笑说:“武术要练越久越好,教导学员,跟他们一起练,自己也会不断地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冈州会馆洪拳的师承脉络可追溯到黄飞鸿的两名弟子凌云楷和林世荣。除了赤手空拳的招式,会馆也教导多种兵器,包括锁喉枪、伏虎大钯和五郎八卦棍等。


冼显澄多次强调,会馆传授的洪拳是重实战而轻包装,确保学员学到的一招一式都能防身,而不是“好看”。自小喜欢武术的他,20多岁时还曾因为练就一身好功夫,被朋友拉去拍电影,客串武打镜头。他的正职是水管维修员,目前在国会大厦负责维修空调。


冈州会馆多年来透过课程,为会馆和传统体育运动培养不少生力军。


28岁的黄钰清(硕士毕业生)就是其中一人。她从中学开始接触冈州会馆的武术课程,多年来不断地习武。她认为,会馆教的不仅是武术,还有历史文化与做人的道理。


抱拳礼:


先讲理再出手


以武术中常见的抱拳礼为例,这个简单的手势就蕴含多层涵义。黄钰清说,抱拳礼的来源大致上有三种说法。


“右拳代表‘日’,左掌代表‘月’,两个和在一起就是‘明’,有反清复明的暗示。另一个说法是指左掌五指代表‘五湖’,右拳的四指代表‘四海’,双掌合击,展现五湖四海皆兄弟的团结精神。还有以掌遮拳也表示先礼后兵,凡是先讲理,必要时才出手的原则。”


她也指出,武术课程向来免费,前辈义务指导,后辈延续这个做法,就是为了体现饮水思源的精神。


23岁的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杨芯仪则因家人是会馆成员,从小就参与会馆活动。


她10多年前开始在会馆习武,还曾出国参赛,2013年在台湾一项武术锦标赛中勇夺女子公开组奇门兵器冠军。


在她看来,会馆习武的体验与学校中参加武术课外活动不同。“会馆与黄飞鸿多了一层特别的联系,师父也毫无保留地把功夫技巧传授给我们。”


洪拳示范


洪家拳属南拳拳种之一,是“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相传源于中国福建省泉州东岳山的少林寺,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福建少林寺是明末清初期间“反清复明”政治活动的据点之一,但在清乾隆年间,清兵火烧福建少林寺,致使僧侣逃离到中国各地。其中一名少林弟子洪熙官当时流落广州,而他所传入广东的就是洪拳。


正因这样的历史背景,洪拳中的一些套路设计,反映了当时反侵略者的政治意识。


黄钰清指出,洪拳开头与结尾都有一定的“招牌动作”,这个俗称“洪家大礼”的套路不仅是为了向他人展示门派归属,也是向先辈致敬,提醒习武者饮水思源的美德。


冈州会馆武术课程


日期:每逢星期五


时间:晚上8时30分至10时


地点:冈州会馆


(新桥路321号)


费用:免费


网址:www.kungfu-lo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