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结霜桥” 7月冻结成记忆

尽管今时今日的“结霜桥”双溪路跳蚤市场人潮和买气已不比上世纪80年代,但仍旧有许多旧货收购商在此摆摊。(梁伟康摄)
尽管今时今日的“结霜桥”双溪路跳蚤市场人潮和买气已不比上世纪80年代,但仍旧有许多旧货收购商在此摆摊。(梁伟康摄)

字体大小:

见证我国多年来的变迁与发展,双溪路跳蚤市场“结霜桥”终躲不过要让路给未来住宅发展的命运,最后一个营业日确定为今年7月10日。

国家环境局、国家发展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劳动力发展局、国家文物局和新加坡警察部队昨天联合发文告,宣布双溪路跳蚤市场最后一个营业日期。

政府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将一群街边小贩重新安置在建有适当设施的巴刹和小贩中心。当时,有31名在街边营业的旧货收购商因为行业性质关系,没被纳入重新安置计划,而是获颁准证继续在双溪路营业。这31人当中,目前只有11人还继续在此处摆摊售卖旧物品。

文告指,这11人日后可考虑是否要接受国家环境局提供的选择,以受津贴租金在指定小贩中心租下上锁摊位做生意。

上世纪20至30年代,双溪路淡水河边有一座制冰厂,前往制冰厂须先经过梧槽水道的一座桥,“结霜桥”的称号由此而来。“结霜”的福建话发音“Gek Sng”意思正是冰霜凝结。

联合文告指出,结霜桥的历史悠久,许多国人都拥有关于此处的特别回忆。但时过境迁,这个地方的性质已改变,包括摊贩和所售卖的货品。

政府评估后决定,这类摆摊卖货的活动应只能在划定的展销会或跳蚤市场举行,而不是永久设在固定地点,以减少对公众造成的不便。

国家文物局已展开“结霜桥”的资料收集工作,会把相关信息收录在文物局网站Roots.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