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包模式实行五个月来 六成巴士拥挤程度改善

在巴士发包经营模式全面落实后,巴士抵站时间比较有规律。(档案照片)
在巴士发包经营模式全面落实后,巴士抵站时间比较有规律。(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陆交局指出,巴士到站时间更有规律,公众平均额外等候时间缩短15%,同一路线两辆巴士同时到站的情况也减少。

本地公共巴士自去年9月全面落实新的发包经营模式以来,有约六成的巴士服务不再那么拥挤,100多条路线的平均额外等候时间缩短了约15%。

陆路交通管理局昨天发布文告,汇报了巴士发包经营模式(Bus Contracting Model)全面落实五个月以来的进度。

陆交局说:“巴士发包经营模式实行后,乘客享有较高素质的服务。如今所有巴士服务在早晚尖峰时段的编订间隔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中半数或更多巴士的间隔时间少过10分钟。支线巴士则每六分钟至八分钟一趟。”

在去年9月至今年1月间,当局增派了另外86辆巴士,改善100多条路线的服务。与前年同期相比,在全岛281条路线中,尖峰时段约60%的巴士服务已较不拥挤。

巴士抵站时间也比较有规律。在巴士服务可靠度框架(Bus Service Reliability Framework,简称BSRF)接受评估的108条路线中,过去五个月的平均额外等候时间缩短了15%,同一路线两辆巴士同时到站的情况也有所减少。

至于巴士准点情况,在准时性(On-Time Adherence)的指标中,受评估的16条路线,有七条的准时性有所改善。

根据这项指标,一辆巴士若在编订时间提前少过两分钟到站,或不超过五分钟之后抵站,便算是准时。

陆交局指出,随着其他巴士路线陆续纳入评估框架,乘客可期待巴士可靠度进一步提高。

本月至年底增10条新路线

自去年9月以来,当局共推出了四条新的巴士路线(127、129、883及973号巴士),本月会在盛港(374号巴士)和榜鹅(381号巴士)各推出一条路线,到年底还会有多八条新路线。

这14条路线将加强多个地区如宏茂桥、勿洛、碧山、武吉巴督、武吉班让和后港等的衔接性。

根据新的巴士经营模式,政府接管所有巴士基础设施及车队,现有四家巴士业者则领取一笔服务费,负责经营所标得的巴士路线,车资收入则全归政府所有。业者也须遵循更严格的服务标准。

首两个巴士路线配套已分别由英国易塔通集团(Tower Transit)和前进(Go Ahead)巴士集团标得,第三个配套的招标则还在评估中。

至于其余11个配套,新捷运负责经营八个配套的196条路线,SMRT则经营三个配套的77条路线。陆交局总共将支付这两家业者超过71亿元服务费。这些配套的服务合约介于两年至10年,约满后其经营权将陆续开放给市场竞标。

当局继续检讨衔接性与路线

陆交局指出,随着地铁和巴士网络扩大,乘客出行习惯改变,一些巴士路线的使用量可能不再那么高,也可能出现对新路线的需求。

“我们将继续检讨并对巴士衔接性作出调整,以便在善用资源和应付乘客需求方面取得适当平衡。

住在淡滨尼的黄诗韵(24岁,公关)每天得搭巴士到地铁站转车去市区上班。她受访时说:“现在巴士穿行更频密,以72号巴士为例,以前常出现两趟车同时到站的情况,一旦错过就得等上20至分钟30分钟,如今每10分钟至15分钟就会来一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