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卡”兴师动众 民防:手卡水管拯救最耗时

民防部队用来切割水管的电锯设计特殊,专切割钢铁和塑料管等硬物,不会伤及人体皮肤,有助救援行动安全进行。(萧紫薇摄)
民防部队用来切割水管的电锯设计特殊,专切割钢铁和塑料管等硬物,不会伤及人体皮肤,有助救援行动安全进行。(萧紫薇摄)

字体大小:

本地被卡事故发生的地点或涉及的器物和设备,包括机器、门、栏杆、水管、电动扶梯和建筑物缝隙等。民防部队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显示,当局在2014年共接获113起通报,前年有115起,去年则有116起。

过去三年,本地平均每三天发生一起涉及手脚,甚至是头部被卡住的事故,需要出动新加坡民防部队解救。

民防部队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显示,当局在2014年共接获113起通报,前年有115起,去年则有116起。

这些受困事故发生的地点或涉及的器物和设备,包括机器、门、栏杆、水管、电动扶梯和建筑物缝隙等。

涉及机器的事故一般是事主工作时,手不慎被卷入机器,例如甘蔗机、绞肉机和印刷机等,民防人员往往要掰开机器才能救出事主。

谈及众多不同受困情况,灾难拯救队(DART)司令周经祝中校(45岁)告诉记者,手卡水管事故的拯救过程最耗时。其中一起发生在上月22日,地点在后港8道第671座组屋的七楼单位。

现年67岁男子当时为清理厨房水槽下的水管,把手伸进地漏(地板上的排水孔)清理,结果整个右手臂被卡住。

由于妻子不在家,他大声呼救近七个小时,到晚上7时许才被邻居发现,赶紧通知民防部队。民防部队前后派出20人到场,包括九名灾难拯救队人员。

周经祝说,伤者半个身子在水槽储物处里,使空间变得更为窄小,救援人员也看不清受困状况。另外,伤者受困已久,手已肿起来,使任务更加困难。

确定伤者的情况良好后,他们决定先从正下方六楼单位用工具切开水管,再钻开厚实的天花板,试图让他脱困。周经祝说:“伤者就在上面,我们每一步必须谨慎小心。”

好不容易钻开六楼天花板后,救援人员却发现水管和地漏还和加厚的七楼地砖紧紧附着。他们只好回到七楼,沿着地漏的边缘切割,终于救出伤者,当时地漏还卡在伤者的手臂上。

历时约三个小时的救援过程,医护人员一直在提供伤者氧气,陈笃生医院的医疗队伍也在场待命。

新加坡卫生水喉协会会长陈伟德(54岁)说,一般家用地漏的洞口直径为100毫米,往下约300毫米就是水管的弯曲处,以手代劳清理或捡起掉落的东西并非不可能,但是水喉匠多数时候还是会使用工具,而不是用手。

他说:“如果不清楚水管的结构,就随便伸手乱掏,反而会弄巧反拙,令自己受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