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大学癌症中心把化疗药水导入胃部,更针对性地攻击癌细胞。参与临床试验的22名末期胃癌病患,有16人成功多活一年,半数多活19个月,比一般癌末病患在接受治疗后只多活三至六个月长。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为末期胃癌病患提供新疗法,把化疗药水导入胃部,更针对性地攻击癌细胞。参与临床试验的22名病患,有16人成功多活一年,半数多活19个月,比一般癌末病患在接受治疗后只多活三至六个月长。
参与试验的末期胃癌病患,年龄中位数为61岁。他们有些无法动手术切除肿瘤,有些则癌复发。所有病患包着腹部器官的腹膜(peritoneum)都有癌细胞,但癌细胞没有扩散至肝脏、肺部和骨头等其他器官。
领导临床试验的国大癌症中心肿瘤外科主管兼高级顾问医生苏博欣教授说,腹膜是最常见的肠胃癌散播部位,约四五成胃癌病变在这里发生,但又非常难医治,病患寿命平均只剩半年。
除了标准的化疗和抗癌药物,这些病患也接受腹膜引流(intraperitoneal)化疗法,针对性地杀灭位于腹膜的癌细胞。病患须先动手术,在腹部下方开一个接口植入永久性的导管,方便化疗药水紫杉醇(paclitaxel)的输入。胃癌病患目前的标准化疗包括把紫杉醇注射入体内。
六人对化疗反应很好
腹膜已无癌细胞
试验显示,16人成功延长寿命超过一年,半数(11人)的寿命延长19个月。
其中六人对化疗的反应很好,腹膜已无癌细胞,胃部癌瘤也缩小至能通过手术切除,让他们有更长一段时间的优良生活品质。这些病患的寿命平均延长22个月,比无法动手术试验者的16.4个月长。
我国每年平均有超过500起新胃癌病例,多数在确诊时已属末期。每年因胃癌病逝者超过300人。
这份临床试验结果去年12月刊登于《胃肠外科术期刊》。
在临床试验结束后,国大医院至今为32名末期病患提供腹膜引流化疗,其中八人病况好转至能动手术。
也是国大医院上肠胃外科主管的苏博欣说,新疗法的好处包括安全性、病患只须进行简单的日间手术就能植入导管,病患对化疗的反应良好,也无需为了移除癌细胞而取出整个腹膜等。
他也透露即将展开为期两年的新临床试验,测试通过腹膜引流,导入气体化的化疗药,为那些对液体化疗药没有反应的病患,提供多一项疗程选择。
或为卵巢癌患者
提供类似疗法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受询时也表示,中心为胃癌病患提供腹膜引流化疗法的选项,未来也有意为卵巢癌患者提供这个疗法。日本和法国等也为卵巢癌患者提供这个疗法。
拉绮美(Vegia Lachamy,62岁,家庭教师)于前年12月在吃东西时,因鸡肉块卡住食道,无法下咽。当护理科讲师的女儿劝她进行身体检查,隔年2月竟意外发现自己患癌,而且是第四期的末期胃癌。
她过后加入这项临床试验,并在完成第四轮的腹膜引流化疗后,胃和肠的囊肿开始缩小;第九轮化疗完成后,肠囊肿已不复存在,被医生鉴定为适合在去年11月动手术切除胃部,之后于今年2月再恢复化疗程序,包括腹膜引流化疗以及服用抗癌药。
多年来患有糖尿病的拉绮美透露,每一次进行三四个小时的腹膜引流化疗,导致她的皮肤变黑、感觉虚弱和掉发等,但她庆幸丈夫和女儿给了她很大的心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