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者跑步自我挑战

(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街访街坊

《联合早报》常年慈善活动 “早报送暖”再次启动,早报编辑室将在本星期六(12月2日)到大巴窑体育场,加入跑步俱乐部Runninghour的陪跑员行列,陪特需跑步爱好者跑一程。

今年是本报第七年办“早报送暖”。活动往年的对象包括独居老人、特殊需求学生,早报也曾通过植树活动提倡爱护大自然。Runninghour是一个通过跑步活动鼓励特需人士融入社会的合作社组织。

本周《街访街坊》将通过一连四篇的人物故事,让读者认识这个组织如何协助特需人士保持活跃,以及通过招募公众当陪跑员,促进一般人与特需群体之间的互动及了解。

Runninghour通常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在大巴窑体育场,为有兴趣当陪跑员的人士举行入门引导训练。有兴趣参加,可上网www.runninghour.com了解详情。

视障吉他教师吴锦发(43岁,左一)五年前开始陪跑时,跑个400公尺就已气喘吁吁,但几年坚持不懈地锻炼后,如今跑21公里半马拉松也难不倒他。

吴锦发从来没有因为天生失明,而放弃挑战自己。

他曾短暂地当过电话接线员,但认为自己不只能做这份工作。他也靠着敏锐的听觉与触觉学会弹吉他,曾在弹唱人民歌餐厅担任驻唱歌手兼吉他手。

2012年接触盲人网球(soundball)后,吴锦发对它产生兴趣,但由于之前完全没有运动,打起来很吃力。为锻炼体魄,他和一批爱好这项运动的视障者,在教练安排下加入Runninghour,开始定期跑步。

开始时,吴锦发在陪跑义工引导下,即使只在跑道慢跑,很快就觉得体力透支。

那段期间,他正准备参加一个跑步活动为视障体育项目筹款,凭着这股坚持下去的动力,加上Runninghour成员的鼓励,他的跑步耐力和速度逐渐进步,体重在一年内从近80公斤减至66公斤。

他说:“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跑步,过程比较不闷,有人在身旁鼓励,也比较不容易放弃。参加Runninghour后,我结交很多朋友,克服了体力不足的问题,也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拥有健康体魄,也是吴锦发保持自立的方式之一。他鼓励特需及一般人士参加Runninghour活动。“不少人听说是跑步俱乐部,就说自己跑不动。其实,你也可慢跑或竞走,重要是保持活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