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蓝图出炉 资媒局助保安业采纳新科技提高生产力

保安主管霍尔柏借助I-Man Facility Sprinter的影像分析技术,同时监控25座到30座建筑的情况。(梁麒麟摄)
保安主管霍尔柏借助I-Man Facility Sprinter的影像分析技术,同时监控25座到30座建筑的情况。(梁麒麟摄)

字体大小:

霍尔柏(50岁)原本是一名大楼保安,半年前转行成为“流动保安车”的资深保安主管,工作时间从一天12小时缩短至八小时。

这台名为I-Man Facility Sprinter(简称IFS)的流动保安车,由保安公司Concorde Security研发,可实时监控25座到30座建筑内的闭路摄像画面。

霍尔柏说,IFS通过影像分析,可探测到建筑内是否发生火患、电梯有故障或是有外人闯入,这些信息都显示在一个屏幕上,让他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

他说:“以前担任大楼保安,一个人得兼顾四五十个闭路摄像画面。如今,只要看着一个屏幕,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是哪一栋建筑出现紧急情况。”

霍尔柏说,IFS在巡逻时,必须有司机、技师和保安人员三人同行,比过去单枪匹马来得安全。

保安业产业转型蓝图昨天出炉。总理公署部长兼人力部和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宣布,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将为保安机构提供支持,助它们扩展具潜力的试验性计划。

Concorde Security通过资媒局支持,将IFS计划扩大到大士,为那区的30座建筑提供保安服务,也让保安人员从30人减至九人。

保安人员供不应求 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杨莉明致辞时说,政府未来三年将投入1000万元,鼓励保安业采纳新科技、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保安人员的工作条件。

她也透露,保安业去年的职位空缺(1540个)是普通员工(rank and file)中最高的。保安人员的薪水在2014年至2016年,每年上涨23%,并将继续增长。

这意味着保安公司面对保安人员供不应求,以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双重挑战。

产业转型蓝图的重点之一,便是推动保安业拥抱科技与创新。内政部与资媒局正为保安业量身打造产业数码化蓝图,预计今年上半年推出。

杨莉明也指出,公司机构在选择保安服务时存在一些“坏习惯”。例如,不考虑实际需求,而沿用与之前相同的保安人数,或选择出价最低的承包商,而不注重保安成效。

为改变这种心态,政府将带头鼓励更多政府机构改变招标模式,减少对人数的重视,而要先去评估设施,了解实际需求,并制定更长期的合约。

保安业技能框架也在昨天推出,为保安人员拟定更清晰的职业发展途径。

例如,保安人员可选择成为保安顾问,其工作内容是评估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漏洞与风险,并找出需要保护的地方,设计应对措施。

为此,内政部与淡马锡理工学院将从明年4月起开办“保安顾问专业文凭课程”,目标是到2020年培养出250名保安顾问。当局也在探讨为保安顾问推出认证文凭。

我国目前约有240家保安机构和4万7000名保安人员。政府也将从今年起调整保安业分级制的评估标准,以更好地区分出那些愿意在培训和技术方面进行投资,并提供高素质服务的保安机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