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收集数据更准确掌握实时路况

陆交局在西向亚逸拉惹快速公路(AYE)往金文泰支路的灯柱上,安装和测试可自动识别车牌号码的摄像系统及信标。(梁麒麟摄)
陆交局在西向亚逸拉惹快速公路(AYE)往金文泰支路的灯柱上,安装和测试可自动识别车牌号码的摄像系统及信标。(梁麒麟摄)

字体大小:

我国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不再仅靠新一代的公路电子收费系统收取过路费,而是会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先进技术,通过安装在每一辆车的智能行车器来收集交通数据,以更准确地掌握实时路况,更有效地管理交通拥挤问题。

陆路交通管理局受询时透露,随着现有公路电子收费(ERP)闸门的寿命即将到期,该局正利用先进技术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开发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

这套新系统将从2020年起,陆续取代至今已启用了20年的公路电子收费系统。

陆交局指出,把GNSS技术运用在未来交通管理系统,可更有效地管理交通情况,它可根据驾车者在拥堵路段所行驶的路程来收取过路费。

陆交局也可更准确地掌握公路上的交通情况,必要时采取“干预”行动来改善车流量,例如调整交通灯的转换时间。

发言人举例说,GNSS技术可用于改善全岛的交通灯管理系统,让巴士和紧急车辆优先行驶,也可舒缓局部性的拥塞问题。

“加上现有让巴士优先行驶的措施,这将有助进一步缩短巴士乘客的车程时间,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乘车体验。”

此外,当局也可通过以后安装在车上的智能行车器(On-Board Unit,简称OBU),发出最新的实时、更针对性的信息,协助驾车者更好地规划行驶路线。他们也可使用OBU进行电子付费,包括支付停车费和关卡过路费等。

发言人指出,未来交通管理系统也可提供一个公开的平台,让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使用现有框架,发展和设计具创意的增值服务。

配合新系统的开发,陆交局已开始在主要快速公路安装和测试可自动识别车牌号码的摄像系统,以及采用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简称DSRC)的信标。

ERP系统明天满20年

明天是ERP系统启用满20年。陆交局指出,自1998年ERP实行以来,这套系统有效地协助管理交通拥挤问题,确保车流时速维持在理想水平。

当局上一次大幅改革ERP是在2008年,包括扩大市区的收费覆盖范围,并提高每次路费调整的幅度及新闸门的起始收费。目前遍布全岛的收费闸门共有78个,10年前是55个。

陆交局指出,沿着新加坡河的新闸门在2008年7月启用以来,市区的平均车流时速维持在每小时25公里,符合当局设定的理想水平,而过去10年来,市区的过路费也大致维持不变。

当局每个季度会检讨ERP收费,目前的收费率介于5角至4元,只有南向中央快速公路(CTE)过了布莱德路的闸门收费是6元。

当年曾参与推行ERP计划的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员戈彼纳·梅农(Gopinath Menon)受访时指出,ERP对管理交通很重要,但它不是实现“减少用车”(car-lite)目标的唯一工具,把车辆常年增长率降至零,以及推动公共交通和个人代步工具的使用,也有帮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