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新加坡


新加坡为国人从小提供良好教育,并在方方面面给予发展机会,让大家根据各自的能力在不同的平台施展才华。近年来更有不少年轻人,突破了这个方圆720平方公里的局限,将舞台向外延伸,把自己所学带到海外,希望能留下更深远的印记。




梁锐晶自认是一名倡导者,对开创新事务总满怀期待。她大学毕业后开设培训与商务咨询公司,后来还把业务搬到菲律宾的伊洛伊洛市(Iloilo City),全心投入在海外的工作,希望在发展中城市分享专长,促进良好的经商环境,协助当地居民脱贫。


曾参与海外社区服务的梁锐晶(29岁),看到社会时而存在的不平等,让她更珍惜新加坡这个家园给予她的机会,因此想把所学运用在更有意义的事业上。


她受访时说:“这听起来像在说政治正确的话,但我真的觉得我们新加坡人是幸福的。这是个唯才是用的社会,也被良好治理,到处是机会和资源,我们却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但在那些发展中地区,人们未必有所需资源,而且缺乏良好的监管架构,很难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2012年,她从新加坡管理大学毕业后,曾到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几个月,发现自己向往的是不一样的挑战。于是,她辞去工作,创办了培训与商务咨询公司1010Life,专为企业办培训与领袖栽培项目,并到学府办领袖培训活动等。


梁锐晶在求学时期,就活跃于学生理事会,在新大时也向学弟学妹传授领导技巧。


2014年,她随朋友到伊洛伊洛市投入志愿工作,到当地学校进行培训。她在过程中发觉当地具有发展潜能,认为有必要推动那里的企业发展,为人们创造更持久的就业机会。


对这名没有商学背景的经济学系毕业生而言,创业本身已是一项挑战,更何况是到一个陌生环境创业。


梁锐晶说:“刚开始很辛苦,我得花时间建立人脉,联系企业,吃闭门羹很平常。一些生意人认为,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需要培训?那里的工作文化也不同,比较重视关系,我们所注重的合约条文,对当地人而言,可能会有不同解读。”


克服文化与态度差异开拓事业


也因为经商的文化与态度差异,公司也曾遇到一些问题,蒙受一些损失。曾有一名老板告诉她,他从未保存收据记录,这让她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当地一些生意人就是凭着一贯的习惯做事,未必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她因此更觉得培训工作的重要。


梁锐晶坦言,遇到困难时,她也曾有放弃的念头,但只要想到当初放下新加坡的业务,跑到老远的菲律宾开创事业,就提醒自己不能半途而废。


秉持着她形容为“不倒翁”的精神,她在两年半内逐渐让更多人认识1010Life,也同菲律宾政府相关部门协作,协助当地发展亲商的环境。她受邀在当地一些论坛演讲,分享领袖栽培与企业发展的心得。


回国时,她也参与本地相关的企业分享活动,到母校新大与学弟学妹交流。


也是新加坡女子学校、英华初级学院校友的梁锐晶相信,她的冒险精神、想回馈社会的动力是受到母校的教育和父母的影响。她求学时曾参加红十字会,明白回馈社会的重要。


她在家境不错的家庭中成长,父亲是保险业资深工作者,母亲有自己的食品批发生意。父亲有时会与朋友组团到一些落后地区做志愿工作,她也曾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大学毕业前随父亲到泰国山区村落当义工。那里的电源不稳定,也没有网络通讯。尽管经济能力有限,村民却省钱买矿泉水来招待他们,让她感动。


在异乡工作几年下来,她可有什么收获? 她说,有一次带菲律宾籍员工到新加坡体验生活,员工来到她居住的私宅,惊讶她为何要放弃舒适的生活,到异乡打拼。“当对方知道有人愿意去改善她的生活环境,她流露出的感激,我想就是对我的肯定。”


梁锐晶说,公司就是凭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去推广培训。


接下来,她也计划通过众筹等方式来支持小生意,并鼓励菲律宾的成功商人帮助同乡。


尽管在异地工作,每逢农历新年、国庆日和圣诞节,她一定会飞回新加坡。新年和圣诞是与亲人团聚的时刻,而国庆日对她而言更是意义非凡。“说起来显得老套,但这一天提醒着我从哪里来,新加坡永远是我的家。”


这听起来像在说政治正确的话,但我真的觉得我们新加坡人是幸福的。这是个唯才是用的社会,也被良好治理,到处是机会和资源,我们却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但在那些发展中地区,人们未必有所需资源,而且缺乏良好的监管架构,很难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1010Life创办人梁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