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于姐妹岛海洋生态园 本地首座海龟孵化场正式启用

字体大小:

海龟孵化场设在姐妹岛中面积较小的苏巴达拉岛。公园局将在此开展海龟保育、宣导和教育工作,提高濒危海龟物种的存活率,科研人员也可研究本地的海龟数量。

设于姐妹岛海洋生态园的本地首座海龟孵化场正式启用,今后在本地寻获的海龟蛋可免受人类或天敌打扰,在此安全孵化。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兼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李智陞昨天出席海龟孵化场开幕仪式。昨早刚好有10多只幼龟孵化,李智陞在国家公园局人员协助下,将这些幼龟放入大海。

海龟孵化场设在姐妹岛中面积较小的苏巴达拉岛(Pulau Subar Darat)。公园局将在此开展海龟保育、宣导和教育工作,提高濒危海龟物种的存活率,科研人员也可研究本地的海龟数量。

玳瑁龟和绿海龟是新加坡常见的海龟品种,近年来它们的数量已减至濒危水平。

岛上设有研究站,给义工提供培训,以及展开海龟孵化相关的教育和研究项目。

另一个设施则是孵化沙坑,备有三个金属笼,每个笼子可容纳约四窝海龟蛋,平均一窝有120至180个海龟蛋。海龟蛋放入笼子后,笼子的一部分会埋入沙中,确保蜥蜴等捕食动物无法猎食海龟蛋。

考虑到海龟是根据地球磁场定位,所有笼子都采用非磁性金属制成,以免对孵化后的幼龟造成影响。

海龟管理计划
监测和保育海龟数量

为增加海龟蛋孵化的成功率,岛上装置了蓝牙水位数据记录器和温度感应器,让工作人员可远程观察孵化场的环境变化。

此外,孵化沙坑也装有动态感应摄像机,沙坑一旦有动静,摄像机就会启动拍摄模式。

公园局在2016年推行一项海龟管理计划,监测和保育海龟数量。

在计划推出前,本地在2005年至2016年间,仅记录到66次海龟在本地筑巢、水中活动或幼龟的行踪。

通过更多义工支持和民众的通报,从2017年至今,公园局已在九个地点记录到80次的海龟行踪。

李智陞致辞时指出,今年开年至8月,公园局在东海岸公园和南部岛屿记录到62次海龟行踪,当中18次是在小姐妹岛发现。

他说:“公园局生物多样性沙滩巡逻组的100多名义工,协助支援记录工作。他们负责观察数个重要的海滩。事实上,今年初发现第一只海龟行踪的就是其中一名义工。”

6月至9月是海龟产卵期

国家公园局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处长(海岸与海洋)卡伦博士受访时指出,根据该局搜集了一年的资料显示,海龟从6月至9月会密集地在本地产卵,地点包括樟宜、圣淘沙、东海岸公园等。

她补充,尽管新加坡没有狭长的海岸线,但长期追踪全国零星的海龟产卵数目,以及更全面掌握海龟数量,还是有参考价值。

卡伦强调,并非在本地发现的所有海龟蛋都会移送到小姐妹岛,如果海龟在人流量或捕食动物多的地方产卵,公园局人员才会在适当时间如海龟刚产卵或等到三周大时才移动海龟蛋。

配合汇丰银行150周年庆祝活动,银行通过花园城市基金,捐出50万元打造这座海龟孵化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