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700年历史 五先贤塑像齐集新加坡河畔

我国著名地标莱佛士塑像(右二)昨天恢复原貌,“重现”新加坡河畔,身旁还多了四尊新塑像,分别是桑尼拉乌他玛(左一起)、阿都拉、陈笃生和比莱。(梁伟康摄)
我国著名地标莱佛士塑像(右二)昨天恢复原貌,“重现”新加坡河畔,身旁还多了四尊新塑像,分别是桑尼拉乌他玛(左一起)、阿都拉、陈笃生和比莱。(梁伟康摄)

字体大小:

一度“隐身”的莱佛士塑像昨天“重现”新加坡河畔,身旁还多了四尊新塑像,纪念在我国700多年历史中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四个人物。

他们是:相传将我国命名为“狮城”的苏门答腊巨港王子桑尼拉乌他玛(Sang Nila Utama)、富商兼慈善家陈笃生、莱佛士秘书兼马来文豪孟诗阿都拉(Munshi Abdullah)以及商人兼印度社群领袖纳莱依那比莱(Naraina Pillai)。

新塑像由新加坡开埠200年工作组委托制作,将伫立在新加坡河畔莱佛士登陆点直到下周二(8日),之后会全年在新加坡河畔不同地点展出。

四尊新塑像代表
1819年或更早登陆本地人士

不久前被漆上特别油漆、与后方建筑融为一体的莱佛士塑像,昨天也恢复了洁白的原貌,“重现”新加坡河畔。

根据工作组文告,我国今年纪念开埠200年,四尊新塑像代表的是在1819年或更早以前登陆本地的人士。

其中,国人对桑尼拉乌他玛最为熟悉,相传他在1299年登陆本地时,曾见到一头像狮子的野兽,因此建立了“新加坡拉”(梵语“狮城”之意)王国。

另三位历史人物则是在1819年抵达新加坡,并为我国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文学、宗教和文化贡献。

新加坡开埠200年工作组执行总监陈惠勇在文告中说,多数人可能只会将新加坡开埠200年与英国和1819年挂钩,另四尊塑像的出现因此清楚表明我国下来一年将采取的纪念方式。

“1819年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间点,但在英国人前后,曾有许多人士和社群来到新加坡。这四尊塑像仅代表了700多年来为新加坡发展做出贡献的众多人士中的一小部分人。通过今年开展的活动,我们希望国人能更了解各社群如何在我国历史中发挥作用。”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部门主任哈蒂嘉(Hadijah Bte Rahmat)副教授也说,新加坡是由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的人士共同打造的,而他们拥有丰富多样的背景和强项。

“无论是土著和当地人,或是来自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移民,大家一同努力,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国做出贡献,塑造了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和身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