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改造计划奏效 我国释囚重犯率创六年新低

诺尔洁罕(左)是负责监管工作假释计划的更生计划执行员,48岁的艾伦(右)则在去年通过这项计划找到工作。(谢智扬摄)
诺尔洁罕(左)是负责监管工作假释计划的更生计划执行员,48岁的艾伦(右)则在去年通过这项计划找到工作。(谢智扬摄)

字体大小:

新加坡监狱署公布2018年全年数据时表示,我国释囚的低重犯率归功于多管齐下的社区改造方案。数据显示,去年有逾15%释囚参与社区改造方案。

在让释囚接受社区改造计划下,我国的释囚重犯率维持在低水平,2016年的释囚重犯率为23.7%,较2015年的25.9%减了2.2个百分点,是过往六年来最低的重犯率。

重犯率指的是释囚在出狱两年内再度犯罪的比率。

新加坡监狱署昨天(2月26日)公布2018年全年数据时表示,我国释囚的低重犯率归功于多管齐下的社区改造方案,这包括强制狱后监督制度(Mandatory Aftercare Scheme)、社区改造计划以及社区刑罚三大方面,这些方案目前主要由社区改造处(Community Corrections Command)负责监管。

监狱署首次公布的社区改造计划数据显示,去年有逾15%释囚参与社区改造方案。社区改造处副总监李芷欣(40岁)狱署长说,监狱部门的工作并不止于囚犯获释的那一刻,监狱署积极帮助囚犯从狱内(in-care)过渡到狱后监督的阶段。

根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数据,当时1万2807名罪犯中,有1998人(约15.6%)参与社区改造方案,较前年的1688人有所增加。

而从个别改造项目来看,过去三年内共有1263名释囚参与强制狱后监督制度,单在去年就有734人,较前年的314人增加超过一倍。

2014年开始实行的强制狱后监督制度最长两年,释囚可先进入中途之家,表现良好便能在数月后接受在家监督,过后再转入社区更生计划。符合条件的释囚包括毒犯、犯下涉及财物并有嗜毒前科,或涉及严重罪案,或刑期超过15年的囚犯等。

至于以社区为基点的改造计划(Community-Based Programmes)包括居家宵禁计划、中途之家计划以及工作假释计划,让释囚在现实社会中接受改造。

去年社区改造计划 完成率三年最高

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数据显示,当时有1098名释囚参与这种社区改造计划,较前年增加147人,完成率也高达98.5%,是过往三年的最高点。

48岁的艾伦(化名)去年5月参与工作假释计划,找到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出狱后也继续在同样的公司任职,短短半年多就晋升为主管。他受访时坦言曾入狱五次,罪行包括误杀、伤人,最近一次则是因走私罪名被判入狱两年多。“以前出狱后生活不受管制,每份工作都做不久,这次在专人监督下培养出规律生活习惯,总算走回人生正轨。”

负责监管工作假释计划的诺尔洁罕(43岁)是隶属于社区改造处社区监督及改造组的更生计划执行员。她说,监狱署和相关机构以及刑事罪犯改造辅导员紧密合作,帮助囚犯在刑期结束前接受改造,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区改造方案中的社区刑罚项目,则主要针对低风险初犯者,只要他们按指示完成服刑,就不会留有案底。去年根据这项目被判日间报到令和短期拘留令的人数分别为26人和23人,两者的完成率都达到100%。

另一方面,去年有5307名雇主同新加坡复员技训企业管理局(SCORE)合作,让多达96%参与计划的囚犯在出狱前就已获得工作。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