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较前年增170% 10至19岁少男去年19人自杀创新高

本地去年有22名年龄介于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自杀。(示意图)
本地去年有22名年龄介于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自杀。(示意图)

字体大小:

根据新加坡援人协会最新报告,去年共有397起自杀案例,比前年的361起增加10%。除了60岁以上年长自杀者减少,其余年龄层的自杀人数都比前年多,居民自杀比率也有所提高,从2017年的每10万人中有7.74人,上升到8.36人。

感觉孤独无助却未寻求足够帮助,促使青少年最终选择走上绝路。本地去年有22名年龄介于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自杀,其中男性占19人,创历年新高。

根据新加坡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简称SOS)的最新报告,去年共有397起自杀案例,比前年的361起增加10%,除了60岁以上年长自杀者有所减少,其余年龄层的自杀人数都比前年多。从去年的数据看,本地居民每10万人中有8.36人选择轻生,与2017年的7.74相比有所升高。

自杀仍是10岁至29岁青少年的主要死因,单在去年就有94起。而因非自然因素死亡的青少年中,有六成是自杀。

对于有更多青少年轻生的趋势,援人协会高级副主任黄丽珍表示担忧。她说:“如今青少年似乎对孤独及无助有了更多意识,也更愿意寻求帮助,比如联络援助机构、搜索社交媒体或与同龄人沟通。可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青少年会在最黑暗的时期里感受不到支持,并将自杀视为结束痛苦和挣扎的唯一出路。”

zhisha_62.pdf_Large.jpg

少男寻求援助比率偏低

事实上,在那些写信给援人协会求助并公开年龄的人当中,就有78%以上是青少年。截至今年3月,援人协会也观察到,青少年求助者增加超过56%。

值得注意的是,年龄介于10岁至19岁的男性自杀者去年达到19人,是自1991年有记录以来最高,与2017年的七人相比,增加170%。然而,在这个年龄层,男性寻求援人协会帮助的电话和电邮只占了30%及27%。援人协会认为,社会认为男性必须坚强,并应具备应对一切挑战的能力等刻板印象,是阻止他们求助的障碍之一。

针对青少年自杀人数攀升,翱翔辅导中心主任袁凤珠认为这并不意外。她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正值新加坡发展繁荣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父母为工作奔波忙碌,往往缺席孩子的童年,许多孩子是在女佣或祖父母的照顾下长大。

“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与女佣和祖父母之间的想法又可能南辕北辙,会导致他们在行为出现偏差或有轻生念头时认为自己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拥抱社区服务创办人麦锦鸿受访时谈到少男自杀率比少女高的问题时指出,男生通常更大胆,做事也较冲动,所以更可能有赌博、卖走私香烟等走偏门、赚快钱的行为。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会渐渐让他们无法负荷,在不敢面对和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走上绝路。

“还有就是同辈压力,青少年特别是男生,容易被朋友煽动,为了面子互相攀比而做错事。”

他进一步补充,女生在做事前比较会考虑后果,轻生的原因则多是男女关系问题或被侵犯和霸凌。

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关爱

在谈到该如何避免青少年自杀时,麦锦鸿说,若想提高社会认知,期待公众更加理解有心理问题者,收效恐怕是杯水车薪。

“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很难感同身受,我曾经遇过有青少年将问题告诉朋友,想寻求帮助,结果却因私事被到处传播而自杀的案例。更何况,许多人都会选择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藏起来,不让任何人知道。”

拥抱社区服务辅导官杨恩慧认为,自杀的青少年不论年代和性别,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小缺乏爱、关注和安全感。因此,预防自杀应从小、从家庭做起。家长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举止,而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更可能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阴影和创伤。

“家长让孩子多感受一些爱就会少一些问题,此外,爱也能让孩子了解及珍惜生命的意义。”

生活中若遇到困难,可拨打热线求助:

  • 新加坡援人协会:1800-221-4444
  • 关怀辅导中心:1800-353-5800
  • 心理卫生学院:6389-2222
  • 新加坡心理卫生协会:1800-283-7019
  • 圆缘助线(华语):67410078
  • 银丝带机构:63861928
  • “叮铃朋友”儿童热线:1800-274-4788(针对7岁至12岁儿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