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调查: 认为会被取笑或“不被理会” 误解与偏见或导致失智患者拖延求助

订户
林山河(左一)10年前被诊断患上失智症后,在妻子陈桂英和儿子林国源的支持下,及早发现寻求治疗,也积极面对生活。他们一家人为失智症协会的宣传短片担任主角。(李薇摄)
林山河(左一)10年前被诊断患上失智症后,在妻子陈桂英和儿子林国源的支持下,及早发现寻求治疗,也积极面对生活。他们一家人为失智症协会的宣传短片担任主角。(李薇摄)

字体大小:

国际失智症协会全球调查显示,约66%受访公众认为年老时自然会患上失智症,因而也不会主动求诊。

对失智症的误解与偏见或导致人们不尽早求助,影响生活素质。国际失智症协会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约66%受访公众认为,人们在年老时自然会患上失智症,因而不会主动求诊。事实上,失智症是一种神经退化疾病,不仅仅是年长者会受影响。

这项常年调查旨在了解社会对失智症的意识与态度,近7万名来自15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公众参加,224人来自新加坡。接受调查的包括失智患者与看护者、一般公众及医疗人员。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