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达1360万人次 出席文艺活动人数前年创新高

文社青部长傅海燕昨天在乌节路的*SCAPE接受媒体访问,回顾该部门去年的工作重点和成效。(文社青部提供)
文社青部长傅海燕昨天在乌节路的*SCAPE接受媒体访问,回顾该部门去年的工作重点和成效。(文社青部提供)

字体大小:

根据文社青部的报告,前年出席文化艺术活动的总人数达1360万人次,刷新2017年的1320万人次纪录。傅海燕表示,文社青部会继续确保社会各个群体,包括不同年龄和需求的人士,都有机会参与文艺活动及演出。

本地出席艺术及文化活动的人数再创新高,前年达1360万人次,当中有超过八成是免费参与这些活动。

《新加坡文化统计报告2019》(Singapore Cultural Statistics)即将在下周发表,总结2018年本地文化艺术领域各方面的数据。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昨天(1月16日)在回顾该部门去年工作重点和成效的记者会上,预先向媒体公布几个重点数据。

根据报告,前年出席文化艺术活动的总人数达1360万人次,刷新2017年的1320万人次纪录。

免费的文艺活动观看及参与人数前年达1140万人次,这比2017年的1130万人次多,也创下历年来新高;出席售票演出及活动的人次则达220万,比2017年的190万人次略增,这也是2012年以来最高。

对于国人的文化艺术活动参与度再创新高,文社青部长傅海燕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欣慰。不过,她也强调,尽管上述指标相当重要,但文社青部不会满足于这些数据,而是会继续确保社会各个群体,包括不同年龄和需求的人士,都有机会参与文艺活动及演出。

傅海燕说,开放机会让更多人参与这些文艺活动,除了能增进国人对本地文化遗产的认识,也能培养对新加坡的归属感。

根据文社青部昨天公布的《文化遗产意识调查2019》(Heritage Awareness Survey),参与同文化遗产有关的活动,已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方式,其中也包括更多年轻人。

近九成国人认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

国家文物局于前年展开这项调查,受访国人超过2000人。文化遗产意识调查每隔几年进行一次,上一次调查是在2014年。

调查显示,前年近八成国人表示,他们过去12个月来参与各项文化遗产活动,比2014年的75%略增;年龄介于15岁至34岁的青年当中,参与这类活动的占比达84%,比2014年增加六个百分点。

此外,88%的国人认同保存新加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比2014年的74%来得高。75%国人认为进一步了解本地文化遗产,能加强对新加坡的归属感,比2014年的66%更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习俗与仪式,以及传统工艺及食品等。

国家文物局局长章慧霓对最新的《文化遗产意识调查》所公布的数据感到鼓舞。她指出,年轻人对文史活动的参与度提高,显示新一代国人更有兴趣了解本地文化遗产。

此外,上述调查显示,77%的国人认为文化遗产活动促进他们同亲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章慧霓对此也表示欣慰。

她说,调查结果将推动文物局举办更多趣味及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国人更了解新加坡的过去,同时也为后代传承文化遗产。

100名国人可报名参与 更新新公民融入活动内容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邀请100名不同背景的公民参与工作小组,为一项协助新公民融入我国的活动进行更新,报名即日起开放至下个月21日。

新公民自2011年起在领取公民证书前,须参加一项名为“新加坡公民之旅”(Singapore Citizenship Journey)的活动,包括上网了解我国历史与政策,参观本地古迹,以及参与分享会等。活动由国民融合理事会、人民协会及移民与关卡局联合推出。

政府去年8月宣布成立一个工作小组,目的是要与国人共创一套可反映新加坡人价值观、社会常态,以及身为公民的权益与义务的活动内容。

也是国民融合理事会主席的文社青部长傅海燕指出,近年来不少国人对身为新加坡人应具备什么条件向政府提出意见。

“是要与新加坡人结了婚,还是长久在这里生活并了解本地社会常态,或是履行了国民服役,才算是新加坡人?国人对这个课题有不同见解。我们认为,要对每个新公民必经的‘新加坡公民之旅’进行检讨,就应广泛征询新加坡人的意见,对新公民应具备哪些特征达成共识。”

傅海燕指出,国民融合理事会也希望透过活动,让新公民更了解身为新加坡人的意义。

文社青部受询时说,工作小组3月至7月会进行数场讨论会,其他公众也会有机会上网提供意见。工作小组过后会发表报告书,预计年底逐步落实有关建议。

小组开放给所有15岁及以上公民报名,详情可上网:www.ideas.gov.sg/public/cw_scj

另一方面,对于近日报章上掀起有关英语是否应视为新加坡身份认同标记的讨论,傅海燕说,新加坡不同于其他国家,以多数族群的语言为国语,而是以英语作为共同用语,以促进各种族的沟通,确保社会维持包容。

“与此同时,我们支持各种族透过学府和文化机构学习掌握和接触各自的语言,因为我们相信母语是传承价值观、文化遗产的最佳载体。”

约六成国人愿与政府携手打造更美好家园

去年,约六成国人表示愿意同政府携手打造更美好家园,比2017年增加近一倍。

文社青部长傅海燕对此感到鼓舞,并指文社青部去年在塑造一个更加有爱心、凝聚力和充满自信家园三大方面,皆取得成效。

该部门于2019年进行的“探测社会脉搏”(Social Pulse Survey)调查发现,八成国人无论面对什么挑战都愿意与新加坡同进退,比2017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此外,超过六成国人认为有足够机会参与打造关爱社会,逾七成认为有足够机会与不同背景与信仰的人交流。

这两组数据分别比2017年高出17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文社青部四年前开始进行上述调查,每月对随机选出的本地家庭进行约500场访问,收集国人对体育、文化艺术与社区等课题的意见。调查确保受访对象的采样具人口代表性。

根据调查,本地参与志愿服务者及慈善捐款数额皆有所增加。

例如,去年透过Giving.sg平台报名志愿服务的人达2万8000名,比前年增加6000人;该平台去年筹募的善款超过3500万元,比前年增加600万元。

我国去年在体育方面也有亮眼表现,新加坡团队在菲律宾东南亚运动会上取得53金46银68铜。

本地派出的参赛选手中,超过一半,即366人是首次参赛,而我国夺得的金牌,有四成是由这些“初生之犊”拿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