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与模型学专家古阿烈说,如果当局增加检测人数,预测数字其实更高。他渐渐发现预测与实际数据的差异越来越大,原因是我们没检测出所有病例,同时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干预,试图减少传播。
生物统计与模型学专家古阿烈预测,本地的冠病确诊病例总数本月底可达三四万起。他说,如果当局增加检测人数,预测数字其实会更高。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昨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上说,他渐渐发现预测与实际数据的差异越来越大。
“原因是我们没查出所有病例,没检测所有病例……还有因为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干预,试图减少传播。”
他说,预测模型原本考虑到当局在客工宿舍内积极检测,以及在新加坡博览中心与樟宜展览中心设立隔离设施,让病况轻微的确诊客工入住,阻断传播链。
不过,卫生部上个月28日透露,出现症状的客工会立即隔离,日后才接受检验。这是因为宿舍内的感染率颇高,出现症状者极有可能是感染冠病。这意味着确诊病例数字仍会回弹。
古阿烈说:“单用模型预测,所得到的数字是比我告诉媒体的更高,但考虑到控制措施与检测人数减少,导致病例似乎有所减少,才得出三四万这个数字。”
自1月23日本地出现首起确诊病例开始,到4月22日确诊病例总数超过1万起,总共经过了13周。然而,从1万多起确诊病例到前天(5月6日)的2万多起,却只有两周时间,患者绝大部分是住在宿舍的客工。
假设确诊病例总数本月底达到4万起,这意味着本月的每日新增病例平均会是800多起。
梁浩楠:仍不知感染率 客工是个巨大未知数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目前缺乏几个重要信息,难以预测疫情是否到达巅峰。
“客工是个巨大的未知数。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客工已接受检测,不知道当中确诊的占比是多少,不知道个别宿舍的感染率,不知道宿舍内的措施在防止病毒传播方面多有效。”
另一方面,古阿烈指出,目前正在实行的病毒阻断期结束后,必须维持“可持续的社交距离”,把病毒基本传染数(R0)维持在一左右。这意味着每个带病者会把病毒传染给一个人。
基本传染数如果高于一,意味着病毒仍会传染,低于一则表示病毒会逐渐灭亡。
古阿烈说,假设基本传染数是二,但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降至0.8,只要阻断措施一解除,基本传染数又会恢复到二,这意味着阻断期的用意是争取一点时间想对策,而不是消灭病毒。
“疫情会暴发的规模和时间长短依然不变,只是推迟两个多月而已。”
他因此认为,阻断期结束后,依然须保持社交距离,居家办公或分组办公等措施也应该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