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能永远处于封闭状态,人们须适应新常态,因应疫情调整日常习惯,以便继续安全地生活和工作。
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前天宣布,我国将从下月2日起,分三阶段解除冠病阻断措施。其中,国人期盼的社交活动如堂食、上健身房、逛商场等,得待大约7月过后展开的第二阶段,才会逐步恢复,这令一些人失望。李显龙昨天在面簿贴文,呼吁国人为新常态做好准备。
他说:“我相信大家都期待恢复正常生活——送孩子上学、重新开张做生意、和朋友到外头餐叙,以及终于可以看望家人和至亲,但我们不能恢复到以往的状态。”
李总理指出,虽然阻断措施奏效,本地疫情正逐渐向好,但这场抗疫情的战役,距离结束仍然遥遥无期。为免疫情随时反弹,人们的生活得逐步重启。
他说:“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分阶段逐步重新开放,只有在我们确信社区病例能保持在低水平后,才允许餐饮店恢复堂食。我们已经看到其他解封的国家陆续出现疫情回弹。只要有一个感染者,就能形成一个新感染群。”
但李总理也强调,尽管疫情持续笼罩,我国不能永远处于封闭状态,因此人们得适应新常态,只要调整习惯,就能安全地生活和工作。
自本地出现冠病疫情以来,李总理已发表四次全国讲话,在不同阶段说明我国的防疫与抗疫进度。
近来,一些国家在相继解封后,出现了新增病例,引发第二波疫情的担忧。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受访时举韩国为例指出,当地虽已逐步解封,但在必要时仍毫不犹豫重启局部措施,精准防控疫情。“目前看来,唯一能阻止疫情蔓延的就是追踪、检测和隔离病例,并通过戴口罩、养成卫生习惯及减少社交接触,把风险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