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亲子档传承文化接力跑

字体大小:

李伟聪20多年前跟随父亲李彩曾参加应和会馆的活动,后来被邀加入青年团。另外,曾惠卿2017年加入潮州总会时是第一名增聘女理事,今年初成为潮州曾氏公会的英文书。

本地会馆普遍面临老龄化问题,活跃会员的年龄大多是六七十岁,但有些会馆不乏亲子档,由父亲把子女带入会馆,两代人在各自岗位为会馆作出贡献。

应和会馆财政李彩曾(76岁)30多年来参加多个会馆,包括梅蕉平同乡会、嘉侨同乡会、南洋客属总会、福德祠绿野亭公会和客属八邑福德祠,并在这些会馆担任要职,他的大儿子李伟聪(47岁)也对会馆活动感兴趣。

李伟聪受访时说,20多年前,他只是跟随父亲参加会馆的宴会和节庆活动,后来应和会馆邀请他加入青年团,他“就这样懵懵懂懂进去到现在”。

以流利的华语接受采访的李伟聪说,会馆给他使用华语和客家话的机会,这些年来,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与前辈一起策划的“居安思危”展览。

他说:“我们把位于直落亚逸街的会馆布置成二战防空壕,展出许多照片和展品。当时,我们都是在下班后或周末去布展,有时做到三更半夜。幸好展览的反响不错,我在过程中也学到很多东西。”

李伟聪目前是宗乡总会理事和青年组主任、客属总会董事、应和会馆英文书以及梅蕉平同乡会副会长。对此,李彩曾欣慰表示:“身为家长,我拉他进会馆是为了延续传承文化的精神。伟聪有自己的想法。有年轻人带头也好,可以帮忙吸引更多年轻人。”

记者问李彩曾满意儿子在会馆的表现吗?对他又有什么期许?李彩曾笑说:“到目前为止还好啦。可以的话,希望他以后能承担领导职位,但也要看他个人。”

会馆中青年会员少,女会员更少。

曾惠卿(45岁)2017年加入潮州总会时是第一名增聘女理事,今年初成为潮州曾氏公会的英文书,也是该公会理事会中唯一的女性。

她说:“小时候,我只知道会馆有不少活动和宴会。对一个小朋友来说,有得吃又有汽水喝就很满足了,不会懂得去了解活动背后的目的,包括为何要设立会馆。这几年,父亲年纪大了,希望年轻一辈能进入社团。我不想他失望,所以更多的参与社团的活动,有时也带孩子参加,看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

曾惠卿的父亲曾俊祥(73岁)1971年跟随父亲加入潮阳会馆并于隔年在会馆内摆结婚喜酒。这三四十年来,他陆续加入潮州八邑会馆、曾邱公会和潮州曾氏公会,并在各会馆内担任多个不同的执委职位,包括总务、副会长、财政等。

每逢会馆会庆,曾俊祥都会买下两桌酒席,带家人赴宴。会馆举办寻根团时,他也带孩子和孙子参加,为的就是“让他们了解祠堂是什么,神庙拜什么,每个籍贯的人拜的神不同,这些是祖先留下来的,我们也要留一点东西给儿孙。”

在大华银行集团渠道及数码策略部担任执行总监的曾惠卿,因为工作关系,帮助了不少会馆乡亲。她说:“偶尔会有会馆的叔叔请我帮忙解决银行户头相关问题,我都很乐意,因为能为大家出一分力,这也是我参加会馆的其中一个目的。”

鼓励孩子参加会馆活动

曾惠卿的三个孩子年龄介于16岁至21岁,多数时候她都是以英语和孩子交谈,参加会馆提供了她和孩子讲华语的机会。她说,她尽可能让孩子多接触会馆,尤其是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小儿子许晋杰。

李伟聪也鼓励三名年龄介于14岁至20岁的孩子参加会馆举办的寻根团和每年的大型活动,希望借此提高他们对会馆的兴趣,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