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拇指》儿歌创作赛冠军得主:从孩童视角写歌创作素材尽在生活中

夏竹在日常教学中会结合情境、道具和动作舞蹈等方式,来让班上幼儿感受儿歌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受访者提供)
夏竹在日常教学中会结合情境、道具和动作舞蹈等方式,来让班上幼儿感受儿歌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今年改在线上举行的《小小拇指》华语儿歌创作表演比赛收到近120份参赛作品,进入决赛的幼教老师都得拍摄学生表演的参赛视频,拍摄地点虽是在幼儿园,但加入了音乐和道具后,儿歌变得更生动有趣。

从生活中发掘创作素材,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梁华侨(41岁,幼教老师)以灵动而富有童趣的语言创作出《含羞草》,透过“小草”表达孩童想结交朋友的愿望。这首儿歌琅琅上口,配上孩童生动的表演,让它脱颖而出,前天夺下第五届《小小拇指》华语儿歌创作表演比赛冠军。

以“热带动植物”和“良好习惯”为主题,今年的儿歌比赛共收到近120份参赛作品,评审最后选出12份佳作进入决赛。往年决赛都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今年因冠病疫情改为线上举行。进入决赛的幼教老师也接受新挑战,录下学生表演的过程,作为参赛视频。

在武吉巴督尚华尔幼儿园(第403座组屋)任教的梁华侨,已经连续三年参赛。她创作的另一首儿歌《早起的小八哥》也荣获优胜奖。

她发表感言时说:“很荣幸能获得冠军,我很享受创作儿歌和准备比赛的过程,班上的孩子从练习儿歌和表演中,有了成就感也建立起信心,我的创作灵感来自幼儿们,所以我觉得这个奖项也属于我教导的孩子们。”

除了延续以往的专业评审评分奖项,比赛今年也增设“网络人气奖”,由公众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儿歌。最终由于光(58岁,幼教老师)创作的猜谜儿歌《猜一猜》以721票夺得这个人气奖项。

评审:有更多本地文化特色作品

职总优儿学府母语课程策划总监林美莲博士是评审之一。她在赛后点评环节中指出,今年看到更多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参赛作品,视频的呈现方式也让大家看到幼儿更自然、真实的表演。

她说:“这次的表演和往常不一样,在新常态当中,幼儿必须要保持一米的距离。虽然没有华丽的服装,却非常的真实,因为拍摄地点就在幼儿园,是幼儿常接触的环境。参赛者也加入了音乐和道具,把儿歌变得更生动有趣。”

参加过四届儿歌比赛的夏竹(26岁,幼教老师),今年以《餐桌礼仪》获得本届儿歌的优胜奖以及特别表扬奖。评审特别赞赏她的儿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表演编排也具有新意。

夏竹通常会配合儿歌的内容,在合适的环境里让孩子欣赏儿歌,并灌输他们相关知识。“比如说我班上的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我就会念《餐桌礼仪》给他们听。如果脱离了特定环境,只是给他一首儿歌去背去读,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讲座嘉宾:儿歌源自生活中对话

儿歌决赛颁奖礼上也举办了主题为“在家中、幼儿园共享儿歌之乐”的讲座。新加坡教师学院特级教师郑迎江为学前华文教师和家长解析儿歌的音乐性、游戏性,让儿歌更好地融入学前教育和生活中。她在讲座中指出,儿歌源自生活中的对话。与幼儿进行对话,孩子的反复哼念,是锻炼耳朵、嘴巴、情感和心智的“体操”。她也鼓励教师走进幼儿的生活,从中发现孩子的童趣,创作出儿歌。

要观看12首获奖儿歌,可上网至bit.ly/nurseryrhyme2020,《小小拇指》也将陆续刊登得奖作品。《小小拇指》获得李光耀双语基金赞助,免费分发给3万多名幼稚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