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蚬壳汽车环保马拉松 可循环氢气燃料技术获评审青睐 淡马锡理工夺技术创新奖

淡马锡理工学院学生车队成员卢峻豪(左)、赖衍升(中)和庄子晨,在病毒阻断措施落实前为节能车原型H2 Challenger进行安装。(受访者提供)
淡马锡理工学院学生车队成员卢峻豪(左)、赖衍升(中)和庄子晨,在病毒阻断措施落实前为节能车原型H2 Challenger进行安装。(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疫情无阻本地青年设计超节能汽车的热忱,淡马锡理工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分别夺下今年“亚洲蚬壳环保马拉松”的技术创新和车辆设计奖。

今年第35届“蚬壳汽车环保马拉松”(Shell Eco-Marathon)因疫情取消了亚洲、美洲和欧洲所有实体赛道比赛,但仍以虚拟方式举行“赛道外”(Off-Track)竞赛。

这项全球挑战赛往年分两部分,除了让数理工科学生设计、制造和驾驶高效节能车,在赛道上一较高下,也会颁发赛道外奖项,表扬车队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包括车辆安全性、技术创新及车辆设计等。

今年迈入第11个年头的亚洲版比赛,原定6月在马来西亚雪邦举行。

今年改为线上赛道外竞赛仍吸引16国50队参加

虽然今年改为线上赛道外竞赛,但比赛仍吸引了16个国家的50个学生团队,提呈超过100份节能车原型设计参赛。评审是按车队的书面报告和数据、照片或视频定夺成绩。今年参赛的三个新加坡学生车队中,有两个获奖。

淡马锡理工车队的节能车原型H2 Challenger,凭着可循环氢气燃料的技术获评审青睐,夺下技术创新奖。这也是淡马锡理工首次在此竞赛获奖。

淡马锡理工机械电子学三年级生庄子晨(19岁)是车队经理。他说,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车所排出的废料主要是水蒸气,但过程中会排放一些氢气,导致能源浪费,也降低能源效率。“市面上虽可找到零排放装置,但这种系统采用的减压器,体积较大,难以装入小型的节能车。我们设计的装置更轻巧,而且排放的氢气能被节能车循环使用,提高能源效率。”

团队也加设了安全装置,一旦氢气循环功能失调,车辆就会停止运作,以防氢气累积造成风险。

淡马锡理工的九人团队里包括洁净能源、电机工程学等课程的学生,去年11月开始研发工作,但疫情也带来一些挑战。庄子晨说,团队在病毒阻断措施实施前完成了试驾,但仍得写书面报告,由于不能回校聚集,唯有在线上开会讨论。

“此外,无法让评审亲眼看到我们的车如何操作,也很可惜。但我们的报告集结了试驾时的大量数据、照片和图表等资料,整体上还是能展现我们的创新成果。”

善用空气动力学原理 南大赢得车辆设计奖

南大10人车队的电池电动车原型Nanyang Venture 11,设计灵感则来自虎鲸(orca)的流线身形,并凭着善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及优秀的整体设计获颁车辆设计(城市概念车)奖项。

车队首席驾驶员张恳扬(25岁)说,节能车是去年参赛的南大车队设计和打造。今年,他与队友专注于技术提升,包括改良车辆的传动(drivetrain)、转向及制动系统等。几次试驾所收集的数据显示,改良版节能车能源效率明显提升。

张恳扬今年5月刚从南大机械工程系毕业,目前是一名设计工程师。他说,疫情为今年比赛增添变数,团队很庆幸仍能参加线上竞赛,一年下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竞赛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针对实际的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