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育集团 探讨多渠道让公众直接参与保育

字体大小:

野生动物保育集团将探讨推出更多方式,包括设立指定捐款渠道,让公众直接支持所关注的保育项目。

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简称WRS)首席生命科学官兼副首席执行官曾文豪博士日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回应WRS近期一项调查结果时,透露了上述消息。相关细节仍在筹划中。

WRS今年5月委任市场研究平台Milieu Insight展开调查,了解公众对保育的态度,以及推动他们采取行动的因素等。1098名16岁及以上的公众参加了调查,当中,约95%是新加坡人。

调查发现,一半受访者曾参加过野生动物保育活动,包括捐款支持某个项目、当义工,或在生活中做出一些亲野生动物保育的改变等。至于从没参加过这类活动的另一半,40%表示没时间,39%不知从何开始。

大部分介于16岁至24岁的Z世代提到,要是有更多钱,会推动他们为野生动物的保育工作付出更多。他们也指出,动力来自知道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曾文豪指出,集团仍在研究调查结果,但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调整相关的宣导方式。例如,让Z世代意识到保育工作不一定需要钱,他们可通过其他项目,如参加义工计划等做出贡献;至于年龄介于25岁至34岁的千禧世代,集团在探讨推出更多方式,包括设立指定捐款渠道等,让他们更直接地帮助所关注的事项。

目前,WRS收到的捐款都会进入新加坡野生动物保护基金。过去10年,该基金已支持近50个本地和区域野生动物保育项目。

69%的受访者认为WRS为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不过,只有39%认为WRS帮助拯救野外的动物。

动物园不只是休闲景点

曾文豪指出,过去五年,WRS每年平均拨出200万元,资助本地和区域野生动物保育项目。“这不包括我们照顾和治疗本地野生动物,甚至安排集团的兽医和动物饲养员到国外,帮助拯救当地野生动物等开销……尽管受疫情影响,我们在这方面的承诺保持不变。”

他也提到,很多人会认为动物园只是个休闲景点,不过今时今日,动物园的存在比过去更重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野生动物在外的存活率可能受影响,而动物园起到了保障“存续种群”(assurance colony)的作用,否则一些物种或面临绝种。

曾文豪以2018年8月“移民”我国的60只圣岛鸡鸠(Santa Cruz Ground Dove)为例说,圣岛鸡鸠的数量在自然栖息地所罗门群岛一场火山爆发后锐减,后来经过多方合作,将60只圣岛鸡鸠移居裕廊飞禽公园,作为“存续种群”。“如今,我们已成功繁殖了另30多只圣岛鸡鸠。”

他也提到,过去10多年,一些一度消失的野生动物重新回返本地野生环境。但是,这些动物一旦增多,可能出现人与动物的冲突。“公众对这种情况的态度,目前还有很多改善空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