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加剧体障者的就业挑战,哈莉玛总统认为支持体障者就业的任务应纳入全国就业政策,以更好地打造包容职场。


哈莉玛昨天走访新加坡脑性麻痹联盟(简称CPAS)位于巴西立1道的中心,了解该中心为体障者开办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后,发表上述看法。


她说,本地劳动队伍的体障者人数仍很少。有些雇主认为聘请体障者成本高,有的担心体障者能力不到位,而职场其他员工未必能体恤体障同事。


她坦言,要改善体障者就业情况,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决,但她相信这些挑战是可以克服的。


鉴于疫情加剧体障者的就业挑战,哈莉玛呼吁有能力的雇主展现包容心,为特需者提供就业机会,也鼓励国人更接纳体障同事。


她也强调,改善体障者就业状况不应只是福利组织的任务。她呼吁当局把帮助体障者就业的工作纳入全国就业政策,更集中地规划可支持他们就业的设施。


在资助体障者提升就业能力方面,本地已设有包括“总统挑战自力更生基金”等计划,哈莉玛认为,为体障者进行工作配对、提高人们对体障者就业能力的了解等方面的工作,还需加强。


她指出,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帮助体障者就业,但这未能显著提高体障者的就业率,因此,提供就业培训和支持,仍是帮助体障者较适当的做法。


促雇主助体障者发挥潜力


CPAS复健和职业培训计划(GROW)经理刘国明说,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公司为体障者提供的工作项目减少,而有些雇主也较不愿花时间培训体障者掌握新技能,或改装职场器材来适应体障者需求。他呼吁雇主不要只着眼于体障者肢体行动上的局限,不妨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强项与才华,助他们发挥潜力。


李成东(54岁)接受GROW计划援助超过21年,早前在一家医院经营CPAS推车档口,但疫情暴发后无法继续经营。他如今回到CPAS中心,通过折纸盒和包装物品等零工赚取收入。


“我还是希望有正式的工作,自力更生。我靠拐杖行走,但双手能工作,因此会倾向不需要我走动太多的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远程办公在疫情当下盛行,而科技的普及意味更多工作可在家或中心里完成。CPAS目前正帮助受益者掌握数码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