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家乡味

谢采芹在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新加坡饮食文化,并分享她的烹饪经历。(受访者提供)
谢采芹在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新加坡饮食文化,并分享她的烹饪经历。(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住在澳洲却热衷本地传统美食的谢采芹,希望在新加坡这个没有四季变迁的热带岛国上,大家也能对“时节”更敏感。她在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新加坡饮食文化,并分享她的烹饪经历。

厨师谢采芹(28岁)三年前迁至国外生活时发现,在拥有四季的国家,人们在烹饪时一般选用应季食材,这也让料理变得更有季节感。

对本地传统美食非常感兴趣的她,便以此为灵感,希望在新加坡这个感受不到四季变迁的热带岛国上,大家也能对“时节”更敏感。她最近将她对本地传统菜肴的认识与搜集到的关于各种本地节庆的资料结合,与友人一同设计出一本记录一共59个不同节庆的手帐本,介绍不同族群、籍贯或宗教群体的节庆美食。

谢采芹目前与丈夫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但距离不阻碍她透过社交媒体平台继续关注新加坡饮食文化。她指出,在为最新创作进行筹划时,她就首次认识到新加坡也有土生印度族群(Chetti Melakans),手帐本也收录有关印族同胞丰收节(Ponggal Festival)有趣的资讯。

她说,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会准备肉粽;农历新年时,桌上也自然会有华人传统菜肴。“身为年轻人,我们一般不特别在意这些日子,或说视之为理所当然。但当我到国外居住时,才发现自己开始想念这种总是伴随节庆而端上桌的传统味道。”

谢采芹今年初开设网站sgpnoodles.com,并在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经营同名账号,分享她的烹饪历程。

她观察到本地年轻人开始对美食寻根感到好奇,也更愿意探索他族文化,但她也发现,要在网络空间公开地这么做其实具有挑战性,她就曾因所分享的一些食谱“不够道地”,而遭到批评或抵制。

她说:“最大的困难是分享不属于自己族群文化的食谱。但我一直认为文化应该是活的,不应该困在过去而一成不变,尤其传统美食的传承过程中如果有太多‘把关人’和过多的限制,年轻人肯定无法接受,更不愿参与。”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