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去年投入运作的裕廊岛海水淡化厂,因为疫情拖慢工程进度,延迟至今年上半年竣工。
公用事业局供水(水厂)署署长周?强受询时说:“疫情的关系,延误了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加上人力限制,因此海水淡化厂的建筑活动必须重新排期。”
裕廊岛海水淡化厂是本地第五座海水淡化厂,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一模式运作,只能处理海水。它每天可生产约3000万加仑食用水。
本地第四座海水淡化厂,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则在昨天开幕。相比之下,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是一座双模式海水淡化厂,可处理来自蓄水池的水或是淡化海水。
周?强说,一般上,当水厂切换成蓄水池模式时,耗电量约只等于海水模式的三分之一。
“由于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所处的位置靠近海边,又毗邻滨海蓄水池,这特殊的位置让它能利用创新的方式,视天气决定是处理海水或是取自滨海蓄水池的淡水。”
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沿着东部海岸公园连道而建,屋顶是一片大草坪,可供公众进行休闲活动。
吉宝企业董事长李文献医生在开幕仪式上致辞时说,他们采用了创新的设计,把整座水厂设在地面下,如此一来就能腾出2万平方米空旷的屋顶,映衬美丽的市区风景线。这样水厂既满足了新加坡的用水需求,也能为国人提供一个漂亮的社区空间。
另一方面,公用局2019年从凯发手上接管大泉(Tuaspring)海水淡化厂,水厂现已更名为大士南海水淡化厂。
针对水厂的最新情况,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一(1日)书面答复议员询问时说,公用局一直都在进行维修工作以解决一些运作上的问题,包括更换超滤膜和反向渗透膜,至今花了约8000万元,工程能如期在今年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