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部队表示,当消防员入屋时,客厅因囤积大量杂物,已被大火吞噬。囤积物品限制了消防员的行动,加剧救援和灭火行动的难度。当局上载的照片也显示,客厅内有各种杂物,包括纸箱、衣服和瓶瓶罐罐。
宏茂桥组屋昨天清晨发生致命火患,单位客厅里囤积大量物品,导致大火吞噬客厅,消防员冲入火场灭火和救援时,行动受阻。
这起致命火患发生在昨天(5日)早晨6时零8分左右,地点是宏茂桥10道第456座组屋11楼的一个三房式单位。失火单位内住着一对华族母子,母亲48岁、儿子20岁,是一名国民服役人员。两人相信已住在这里超过10年。
民防部队表示,当消防员入屋时,客厅因囤积大量杂物,已被大火吞噬。囤积物品限制了消防员的行动,加剧救援和灭火行动的难度。当局上载的照片也显示,客厅内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杂物,包括纸箱、衣服和各种瓶瓶罐罐。
受访的邻居告诉《联合早报》,失火单位内囤积许多杂物,例如旧报纸和纸皮箱,可说是一个“垃圾屋”。
邻居陈木源(60岁,退休人士)受访时说:“我们闻到烧焦味时还不知道发生火灾,大约10分钟后看到民防人员上门,一直敲门都没人应,他们于是破门而入,很多居民都被民防人员发出的‘咚咚咚’声吵醒。”
他说,消防员进入屋子后不久,将已昏迷的邻居母子背出来。医护人员现场为两人进行包扎,儿子上半身裹着绷带,母亲则是从脖子以下几乎全身包住绷带。两人分别被送上救护车,往医院抢救。
本报记者在现场发现,警员从失火单位内搬出一辆烧毁的电板车,不过暂时无法确定是不是电板车起火导致火患。
针对“垃圾屋”一说,宏茂桥市镇理事会发言人回复询问时说,理事会并没有接过该单位囤积物品的通报。
发言人对事故表示难过,并向受影响家庭致哀。在民防部队扑灭火患后,当局已派人清理组屋走廊,并重新粉刷天花板。若有需要,将在确定失火单位修复能够居住后,协助提供暂时电力供应及清除里头的物品。
民防部队也在面簿贴文中说,过量囤积易燃物品可能阻碍逃生路口,或者影响灭火行动。当局提醒居民不要过量囤积如报纸、家具或者衣物等物品,因为这可能导致火势变大,造成严重破坏,或者威胁性命。
事故调查仍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