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学华文文学文本之一的长篇小说《放逐与追逐》改编成专业的华文音乐舞台剧,由教育部及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共同推出的戏剧在延宕超过一年后,通过录播形式首映。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希望这一创新尝试,能拉近中学生与文学作品的距离。
音乐舞台剧昨天在教育部总部礼堂举行首映式,并将于本月18日至21日通过线上平台Zoom进行四场播映,已吸引约1200名中学生通过所在学校报名。
音乐舞台剧《放逐与追逐》改编自本地作家谢裕民201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本地戏剧导演韩雪卿的团队在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展现主人公福良作为华校生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际遇,特别是与三名性格和背景迥异的女生产生纠葛,以及与华校和英校好友、兵营同袍、流落新加坡的满清贵族,还有中国南来移民等人发生的故事,穿插当时流行的歌曲,影射出新加坡社会发展历史。
《放逐与追逐》在2018年凭借浓郁的本土文化色彩获选为中学华文文学教材的长篇小说类指定作品。改编剧本在2019年交由韩雪卿带领的应艺制作公司编排成音乐舞台剧,原本准备在去年3月首演,首演前一个月却因冠病疫情被迫暂停,最终决定从不同角度把全场演出预录下来,制作成类似戏剧电影的录像成品。
也是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席的孙雪玲在致辞时说:“要拉近中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须借助不同方式,让文学不再以艰涩难懂的形象出现在中学生面前……希望这一计划能吸引更多学生接触本地文学作品,选择修读中学华文文学课程。”
她希望在疫情过后有机会让学生到剧场观赏实体演出,“这对年轻学生来说是独特的体验,也是文学传承的方式”。
超过150名来自各所中学的师生在线观看首映。裕廊中学华文教师胡诗薇(45岁)告诉《联合早报》,相较目前教学时使用纪录片和照片介绍上世纪的本地面貌,戏剧生动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裕廊中学中四学生苏新悦(16岁)说,最初学文本时充满不解,“看了戏剧中的不同人物,马上有画面感,挺好看的。”
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计划在今年底将《放逐与追逐》的精选片段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到新加坡学生学习平台,供师生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