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曾境唯(Maximilian “Max” Zeng),对“背”这个字有些敏感:他介意别人说他渊博的地理知识,是靠背出来的。
22岁的新加坡男生曾境唯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生物化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他与三名队友,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知识竞答节目大学挑战赛(University Challenge)中夺得冠军。曾境唯也是队里唯一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其他队友都是硕士生和博士生。
英国时间4月4日晚间播出的决赛中,曾境唯和队友在距离比赛结束只剩几分钟时一度落后,最后时刻反超,以125分对115分险胜对手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
而曾境唯早在之前对阵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复赛中,以极速抢答一系列艰涩难懂的地理问题而一举成名。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片段是,在一张完全没有邦属边界的印度地图上,仅根据图上的一个点,他就能立即说出行政首府及其所属邦的名称。
而且是连续四题全对。
观众和网友被曾境唯海量的地理知识深深折服,给他起了不少绰号:地理之神、行走的地图(human atlas)和曾氏全球定位(GPS Zeng)等。
就连哈莉玛总统也面簿发文肯定和祝贺曾境唯:“他的表现无疑让他名扬四海(his performance has definitely put him on the map)……继续让新加坡人感到骄傲!”
Congratulations to Max Zeng for helping his Imperial College team to win this year’s BBC TV’s University Challenge. Max...
Posted by Halimah Yacob on Tuesday, April 5, 2022
面对排山倒海的赞誉,曾境唯接受zaobao.sg采访时显得相当淡然。他感谢大家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但他的生活并未因此有什么改变。
众多网友评论中,常见的一条是:“他如何背下这么多地理知识的?”
在采访前的电邮沟通中,记者把这个问题发给曾境唯。他迅速回复,认为这是很多新加坡人对他的误解。“我强烈反对(死记硬背)这种做法”。
他靠的不是背,是积累。
你看的是地图 他看背后的纵横交错
地理不是曾境唯的大学专业,也不是他中学的主修科目。地理只是他的个人爱好。
“我喜欢地理不是因为地理本身,而是历史、民族志和人类学是如何受地理影响的。”
“例如,你看一张地图,上面满是被标出的地名。这一堆地名的背后,是民族地图、语言群体地图,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地图。比如说,乌兹别克语与维吾尔语有密切关系,但与周边地区的哈萨克语和吉尔吉斯语关系不太密切。地图不仅仅是地图本身,它是一个地理区域,以及这个区域内的动态;不仅仅是现在的动态,还有我们所熟知的过去1000年的历史动态。”
大多数人看到的或许是一张普通的地图,但对曾境唯来说,他已经透彻理解了那些地名背后纵横交错的文化与历史。经年累月的积累,这些知识已经深嵌在他的记忆里,成为他的一部分。
因为有趣 所以喜欢地理
英国时间4月6日上午(新加坡时间傍晚)的视讯采访,屏幕中的曾境唯戴着黑框眼镜,和参赛时没太大不同,只是可能有段时间没有剪头发,齐耳的短发发型更像台湾创作歌手卢广仲了。
他受访时口若悬河,语速极快,说到兴起时还会不时用左手拿起尺子轻搓自己的脸。
曾境唯对西伯利亚、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志(Ethnography)特别感兴趣,喜欢阅读相关研究论文。
为什么?因为他觉得有趣。
“西伯利亚影响了很多地方,但它很少会被其他地方影响,因为它地处偏僻;中亚则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十字路口,历史上一直是非常有趣的地方;另一方面,高加索作为一个多山的地区,是地球上语言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仅次于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有一大堆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语系。”
“我会去研究人们认为很无聊的事情,例如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北部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和苏治中亚(Soviet Central Asia)的族群数据。”
(曾境唯会和队友聚在一起准备挑战赛,他说参加比赛最有意义的部分,是和队友一同讨论合作解答加分题的过程。)
大学挑战赛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电视节目之一,1962年首播,每所英国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则以学院为单位)可派出四人一组的队伍参赛。每场比赛由主持人提问,对垒双方抢答来为本队积累分数,题目范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极其考验参赛者的知识面。
伦敦帝国学院参赛四人各有所长,曾境唯的强项是地理、历史、地缘政治、人类学和比较语言学。这是他业余时间钟爱阅读的范畴。
也因为他发现自己擅长回答这类竞答问题,他加入了大学的知识竞赛社团(Quiz Society)。这个社团每年都会通过选拔组队参加大学挑战赛。
决赛开场第一题,问的是一位古代历史学家的名字。“你和我们一样清楚,权利只是在权力平等者之间存在问题,而强者则尽其所能……”(You know as well as we do that right is only in question between equals in power, while 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主持人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还没把题目说完,曾境唯率先按键抢答,“修昔底德(Thucydides)”(古希腊历史学家),为团队拿下首分,也证明了他在地理以外的能力。
生在四口之家 母亲对他有高期望
3岁时收到一个地球仪,放在床边常常看;6岁有了一本厚达600页的世界地图集,更是天天痴迷翻读,激发他对地理的浓厚兴趣。
被问到父母会否干涉他的爱好,他回答:“我想只要不影响我的学习,妈妈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接受。爸爸则忙着工作。”
曾境唯成长在一个四口之家,父亲是一名牙医,经营自己的诊所,母亲是一名护士,为了照顾曾境唯和妹妹,曾有好些年当起家庭主妇。
只有一次,曾境唯11岁时,母亲一度收走了他的地图集,希望他能更专心课业的学习。他说:“当然在小学那个时候,如果考试低于100分,亚洲家长就会有点失望。”
死记硬背是糟糕的学习策略
曾境唯认为,知识的掌握靠的是理解。他每次想到“背”这个字,就会想起“对着学习资料,拿着荧光笔,好几个小时盯着它看的场景……死记硬背是一个糟糕的学习策略”。
“我真的不理解新加坡学生……以前考A水准之前,每个学生都在说‘我学习12个小时’‘不,我学习14个小时’。我在想,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去读学校给我的资料,去理解它们,而不是背它们。我发现很多人都在死记硬背,所以就是考试的时候把他们死背的东西全吐出来而已。但如果你理解这些内容,会更容易掌握这些内容。”
有本地网民认为,在英国国民级知识竞赛中大放异彩的曾境唯,是新加坡一流教育体制培养出的杰出代表。
的确,从标准意义的学术成绩来看,曾境唯无疑是个学霸。他小六会考考上华侨中学直通车课程,中三起入选校内的高才教育计划。A水准会考主修生物、化学、数学和经济,考出全A的成绩。
小时不会社交 同学觉得是怪咖
但高分的另一面,曾境唯坦言,他并非全能学生。最突出的一点,是过去的他不善于与人沟通和社交,招致他人的误解。
曾境唯用一句话概括人生的这段经历:“每个人在十几岁的时候都做过会让自己后悔的傻事。我那时的社交技巧不大行。”
“老实说,我那时候是个‘怪咖’(weirdo)。”
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意识到表达的重要性,曾境唯开始更加注意言行,改善沟通技巧。“来到英国之后,我变得更加‘正常’……言谈更加老练,更清楚我在说什么。”
在英国,曾境唯交了好些志趣相投的欧洲好友。“我们会整天谈论历史。我认为我的历史知识更多地来自与人的交谈,而不是自学。因为自学不如与其他人交谈来得让人兴奋。”
生活低调 不上社交媒体
与时下大学生不同,一夜成名的曾境唯生活过得异常低调,他不用面簿、Instagram、TikTok或是LinkedIn等流行的社交媒体,让对他充满好奇的观众无从窥探比赛以外的曾境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是一个超级外向的人。我有一个推特账号,账号既不公开也不是用我的名字命名,开设也只是为了追踪一些人的动态……我不懂为什么人们会在网上发贴文分享他们生活的片段。我不明白。”
他还婉拒了记者请他提供个人和家庭照片的请求。“我真的不拍照的。你去我的队友的推特账号找,那里有我们的合照。”说着就把网址发了过来。
4月4日播出的决赛,其实早在2021年10月录制完毕。半年过去,夺冠的兴奋早已消散,曾境唯正忙着大学最后一年的课业,还有他的毕业作业——有关合成生物学、细胞组织的蛋白质生产和生物过程的研究。
“我也在想(毕业)之后要做什么。”曾境唯透露,攻读生化工程领域的硕士学位是其中一个选项。
比赛后的生活还要继续,他还是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