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化如斯,我们如何记录?一份历经百年的报纸,以多元媒介浓缩展示数万份报纸记录的百年变迁,是现今早报人的报庆献礼。
严谨搜集资料 小历史融入大脉络
2022年中,《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想到,可以借鉴传统中国画的长卷形式,配合现今数码交互技术,制作一卷新加坡华文报史的《清明上河图》。
如此,不但能从大历史视角,一览本埠与华文报的发展脉络;亦可微缩至独立的事件或人物,再搭配同步进行的口述历史,为报史之林补足条条枝干,也为新加坡华文报及华人研究提供史料。
辛苦耕耘近一年,由40多人团队打造的《世纪早报》长卷9月6日正式上线。作品通过107篇文章、648张图片、52支视频和音频,以及44张漫画,为读者描绘百年间的历史事件、报业点滴,以及报业先驱与前辈。
只要轻滑长卷屏幕,便跟随早报单车漫游历史长廊。途中,点击沿途图标,相应的人事物将以图文或视频形式弹出。

从陈嘉庚、胡文虎兄弟办报时的创刊图片;到新加坡独立前后的珍贵画面;再到建国后的发展,重大新闻事件前线追踪,以及本地华文媒体转型历程,都可从长卷中一探究竟。
融合多元媒介 勾勒百年长河
团队也制作历史事件短视频,再现时代大事和报业里程碑。此外,也访问报界先驱的后人,呈献《忆百年》报人系列,以视频形式进一步丰富读者的观赏体验,讲述报业轶事,弥补因前人已逝,无法亲述而留下的历史空白。

监制视频的早报执行编导林琬绯说,一方面觉得“以前的年代好精彩!”另一方面也有感于办报历程一直如此艰难,“华文报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才坚持走到了今天。”
除了视频,长卷在视觉设计上也有所突破。早报视觉部同事合力绘制图标,有的生动形象,有的细致活泼,让人物与历史事件跃然纸上。
设计师卢芳楷强烈推荐长卷中的“漫画馆”,希望平日对早报漫画感兴趣的读者,“看看这百年来,新加坡的华文漫画有怎样的变化。”

内容与视觉设计齐备,如何在卷轴有限的空间中展示,驻扎重庆的早报技术团队仔细斟酌,也攻克了一个个看似微小,却影响观赏的关键难点,以期给读者时光穿梭,而大事尽收眼底的感觉。

看到长卷成品时,韩咏梅觉得整体观感优异、出色,也为团队在兼顾日常工作之余,能完成这份工程浩大的作品,感到由衷自豪。
韩咏梅说,希望读者不要将长卷当做一篇早报的文章,而是当做一本书,一部完整的内容产品,然后慢慢欣赏、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