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器人走进生活中

字体大小:

19岁中国棋王柯洁与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对决举世瞩目,虽然柯洁落败,但不代表人类输给机器,毕竟人是发明者。

人工智能是体现在科技领域上的人类智慧,目的是要为人所用,机器人是其中一个最好的例子。机器人越来越普及化,可分担更多工作,但也可能带来失业浪潮。

日本在机器人研发工作上一直超前,最与众不同的是更重视机器人的“人性化”,务求让机器人更像人,更“融入”人类的生活。

日本总务部下属的资讯通信研究所最近发布报告,将机器人列为“挽救日本经济的明日之星”。该部门预测,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日本到了2045年获得121万亿日元(1万5000亿新元)的经济收益。

日本政府重视机器人产业,首相安倍晋三亲自推动这方面工作。他在2014年设立“实现机器人产业革命”部门,联合企业界、学界,以及金融机构,宣布每年投入116亿日元(1亿4000万新元)津贴机器人产业研发。安倍还将2020年至2030年的10年定为实现“机器人产业战略”的重要期,全方位推动全国实现人工智能社会。

日本企业界比政府更早预见机器人前景无限。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 )自1986年已秘密打造首个人形机器Asimo。2000年,这台机器人首次在日本汽车展上露面,灵活的仿人动作引起世界瞩目。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Asimo也已“长大成人”,不但会行走、跑步,还能说会道、唱歌、打鼓。日本政府甚至雇用Asimo为科技亲善大使,在东京未来科学馆里接待贵宾。每当外国领导人来访,它会以各国语言迎宾,呈献表演,让外宾亲眼见识日本研发机器人的成就。

未来科学馆的机器人科技研究员雨宫崇告诉《联合早报》:“本田汽车公司制造的Asimo机器人至今还不能商品化,因为日本社会运用人形机器的时机还没成熟。不过,Asimo身上的机器人技术早已运用在日本一些行业。”

在劳动力不足、日元高涨的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寿司业已开始构思会做寿司的机器人。当时已有了旋转寿司输送系统,为业界节省至少20%的人工成本。业者看到自动化带来的好处,都希望能扩大机器的运用。

现今的寿司机器人本事更大了。寿司行业经常举办“人与机器人”比赛,赛果一再显示,在速度上,人力绝对无法赶超机器。一名熟练的寿司师傅最快能用三分钟制作七盘寿司,至今最厉害的寿司达人是用一小时制作600个寿司,可是寿司机器人每小时至少能制作3600个寿司。

日本旋转寿司店“Kappa寿司”的老板德山桂说:“日本寿司业对机器人完全取代人力抱有很高的期待。现在的旋转寿司每盘售价最低可达100日元(约1.2新元),靠的是自动化技术。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追求到一定的利益。今后在寿司机器人的协助下,价格甚至可能低至每盘80日元(约1新元)。”

机器手捏寿司 口感不输人手

与30年前相比,制作寿司的机器不但更快捷,也更重视色香味。身手灵活的寿司机器人在饭团的拿捏上比人更准确,做好寿司后还会摆盘,放在输送带上。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由于机器生硬,饭团捏得太实,影响口感的问题,如今已解决。

寿司机器人制造商铃茂器工的老板小根田指出:“人手捏寿司时有空气渗入,饭团入口后会自然散开。以前的机器做不到这点,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能精准地控制寿司饭团的粘稠度,十分接近手工制作的寿司。因此,全机械化一样可保证寿司的口味和口感,在卫生方面有更大的保障。”

近年来,日本一些科技公司加速研发像人手一样灵活的“机器手”。日本同志社大学和日本科技公司Scuse携手为寿司行业开发了一台拥有“肉身”的机器手。这台机器手最近在机器人展上大出风头。它能灵巧地将寿司放到盘子里,然后递到客人面前。

这一幕让人难以置信,但也不能不信。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走进寿司店时,递上一盘盘寿司的不是侍应生,而是一只只机器手。

下一步:让机器人更像人

“软化”硬邦邦的机器人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日本机器人协会今年4月成立“软机器人委员会”,研究适合机器人的软性材质,以便让机器人更接近人类,更好地为人类做事。

软机器人的先驱研究者之一立命馆大学教授平井慎一指出:“硬机器人连拿个鸡蛋都困难,唯有改用柔软材质来制造机器人,它才能真正走入人类的生活。”

在他的研究室里,线和绳子都可以是制成人工肌肉的材料,他不断探索如何改进机器人的灵活性,希望有一天机器人能走入厨房做饭。

没有生命的机器人还可以为人类赴汤蹈火,进入危险地带完成任务。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铃森康一认为:“软机器人要比硬机器人更有发挥空间。铁制机器人太笨重,容易在建筑物里绊倒。例如:在维修福岛核电厂时,送入核电厂的机器人频频在里面遭碰撞而毁坏,代价太高,因此前功尽弃。如果用胶质、甚至是纤维质的材质,好像肉身般,修复较容易。也就是说,肢体柔软的机器人则更有用武之地。”

日本科研界在争取让机器人更人性化这方面,不止于材质,甚至要有人类般的触觉。

庆应大学理工程部研发一台人手机器“GP-Arm”就有了“触觉”。它能判断物体的大小,从而决定用多少力道取物,端酒杯、抓薯片等都难不倒它。

研发者接下来的目标是让它的“关节”更灵活,可以把食物送到嘴边。

卖雪糕打理酒店 机器人进军服务业

有人说,日本在发明人形机器方面比其他国家强,是因为受到卡通漫画的启发。有人认为日本的出色表现是环境所逼,因为受限于和平宪法,不可以像美国那样研发军用机器人,于是就集中开发生活与商用机器人。

不过,日本产业经济部门在一次报告中指出,日本的情况与“世界工厂”中国和其他发展制造业的新兴国家不同,日本工厂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已出现瓶颈。日本眼下急需开发能移动的机器人,以便在服务业、医疗领域大展拳脚。

报告也指出,日本只有在机器人产业上不断取得突破,才能与国际产业竞争。日方预测,到了2030年,世界的人工智能市场总值可高达88万亿日元(约合1万1000亿新元)。

人工智能不断进步让日本的机器人研发看到曙光。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安川电机本以生产精密工业机器人为主,近期也顺应市场需求向服务业进军。

这家公司的展览厅内有一个卖雪糕的机器人“安川君”。

据悉,这台价值1000万日元(约12万5000新元)的雪糕机器人已被长崎一家游乐场买下。

该公司也与医学研究人员共同开发能在实验室里独当一面的机器人“马赫罗”(Mahoro)。这台花了10年开发的机器人,工作效率超越人类,不但能处理大量的研究数据,更可不眠不休地工作。

参与发明的日本医学博士夏目彻说:“将研究工作交给机器人是科研领域的新尝试,现在世界上也只有日本做到,这归功于日本在发明机器人的工作上对细节的重视。科学研究要求的是精准,机器人绝对能胜任。另外,机器人有遥控通信系统,科研人员无论到哪里都能跟机器人沟通,时刻了解研究进程。”

酒店144客房仅六员工 机器人办入住手续搬行李

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一座游乐场两年前出现一家“全自动化”酒店,服务员全是机器人。两年的试行结果显示,这个经营方法行得通。

酒店的服务柜台有机器人小姐为客人办理入住手续,有机器手为客人搬行李。

每个机器人都有电眼,能识别和记录客人的容貌,开房门时不用房卡,而是用脸部识别系统。

当客人走到柜台时,机器人小姐“梦子”会露出微笑,说:“欢迎你!”她身边的助手是机器恐龙“未来君”,能讲日本语和英语。

这种服务模式在目前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业主干脆将酒店取名为“怪异酒店”。

该酒店创办人泽田秀雄说:“开始引进时,很担心机器人会把人吓跑,也担心会有安全问题。后来发现,革新让人感到兴奋,因为酒店充满对未来世界的联想,机器人服务渐渐成了卖点。”

使用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员工成本,这家有144间客房的酒店只有六个员工。另一大好处就是解决了语言问题。在日本,在机器人身上装外语系统要比聘请外语人才容易多了。

这家酒店的业主如今对使用机器人充满信心,他今年在东京迪斯尼乐园附近也开了一家机器人酒店,还预备在日后进军海外。

填补劳动力缺口还是“职业杀手”

日本生育率低,劳动力不足是个大问题,机器人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当机器人一代比一代强,能为人类做越来越多的事后,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会成为“职业杀手”,剥夺人类就业机会,引发空前的失业潮。

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在1月份发布的预测报告中指出,日本人工智能技术将在13年内导致240万个就业机会消失,其中流失最多的是制造业,有150万个劳动者失去工作。其次是会计业,人工智能将取代一些白领的工作,预计造成72万人失业。

野村总合研究所的报告也令人震惊。该报告指出,未来有49%的职业被机器人取代,不只是体力活,一些脑力与创意工作也不能幸免。

日本媒体报道引述这些报告称,人们往往以为只有体力劳动者才存在被机器取代的危机,没想到人工智能具备的分析能力有更大的杀伤力。

衡量“无人化”利与弊

《每日新闻》最近一则报道称,日本的金融业界正在为“无人化”铺路。

例如,富国生命保险公司从今年1月起,安装能计算赔偿额的人工智能系统,并裁掉34个赔偿额评估员。这家公司的财政部门透露,引进系统成本为170万美元(约235万新元),每年花约13万美元(约18万新元)进行保养维修,但每年却可节省110万美元(约152万新元)的薪酬开支。

“无人化”社会是怎样的状态?如何在用人和用机器之间求取平衡?这都是机器人普及化后必须思考的问题。

使用实验室机器人的夏目博士表示:“未来的实验室未必只剩下机器人在埋头苦干,还是要靠人脑。发明机器人的目的,是要减少让研究人员伤神的分析工作,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策划更多研究项目。机器人的用处在于帮助我们更快达到目标,完成更有价值的研究事业。”

东京大学研究新媒体的水越伸教授说:“产业革命和新科技都会存在利弊,这就像有了手机和互联网后,我们看到它们的好处和坏处一样。然而,科技革新是在人类主导下进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将工作交付给机器人,不代表他们可以取代我们。”

他认为,在科技革新之际,人类应当思考如何善用科技,使生活更有意义。

他举例说,因为社会老龄化,日本或要更快推动无人驾驶,但这不表示交通业就完全走向“无人化”。试想公交巴士上载着许多老人,车上就需要照顾老人的服务员。单纯的劳作交给机器人后,人们就应当去寻找长久以来忽视的人间温情。

他表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时代的这层意义是人类必须思考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