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综合电)联合国属下国际劳工组织警告,在冠病疫情冲击下,占全球劳动人口近半的约16亿非正规经济从业者正面临失去生计的风险。该组织呼吁采取紧急措施,来援助受影响企业和劳动者。
全球非正规经济从业者收入平均下降60%
国际劳工组织(ILO)在昨天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估计,在疫情暴发的首个月里,全球非正规经济从业者的收入平均下降了60%,其中非洲和美洲地区降幅高达81%,亚太地区下降21.6%,欧洲和中亚地区下降70%。
该组织指出,非正规领域工人是全球33亿劳动大军中最脆弱的群体,缺乏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医疗服务,也无法在家中工作。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各国政府为遏制疫情出台的封锁措施重创许多行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谋生能力。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Guy Ryder)预计,疫情将大幅加剧全球贫困。
他在昨天的记者会上说:“对于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来说,没有收入就意味着没有食物、安全和未来。全球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企业正奄奄一息……若我们现在不帮助他们,他们将会消亡。”
与去年第四季度大流行开始前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时长预计将减少10.5%,相当于3.05亿个每周工作48小时的全职岗位。这显著高于此前预测的6.7%,主要是由于防疫封锁措施的实施时间延长。
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食宿酒店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房地产和商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36亿家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活动遭受严重干扰的“高风险”。
疫情对劳动市场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报告中写道:“2020年全球失业率的最终增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经济今年下半年的表现,以及经济开始复苏后,各国政策措施能否有效地保存现有工作岗位和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
国际劳工组织敦促各国政府加快申请和发放失业救济的程序、为独立劳动者提供援助,并让小型和非正规经济领域的企业能够快速取得信贷和贷款。
赖德强调:“随着疫情和失业危机不断发展,保护最脆弱群体的必要性已变得更加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