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路透电)美国总统拜登的内阁官员近48%为女性,其中经济团队的三大要职(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琦)由女性挂帅,拜登的多位经济顾问也是女性。这支娘子军正在设法修复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而“她政治”似乎已开始影响美国经济政策。

拜登近日提出的2.3万亿美元(约3.08万亿新元)大规模基建计划,内容之一是拨款4000亿美元资助“关怀经济”,包括改善照顾老人和残疾人的护理人员待遇和工作环境。这类护理工作一般由女性担负,而且多年来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和肯定。

拜登的基建计划也将投入数千亿美元改善种族不平等及城乡差距的问题,这些问题部分归咎于以往的经贸和劳工政策。

耶伦指出,拜登政府聚焦“人力基础设施”以及先前公布的1.9万亿美元纾困法案,应该会显著改善女性群体的生活,而其他群体也都会受益。她在推特上说,这项法案可能“开始修复过去40年困扰我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专家:女性领导人为经济政策带来新视角

专家认为,女性领导人可以为经济政策带来新的视角。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亨德森说:“当你在所属群体中有别于其他人时,你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也比较倾向于接受不同的解决办法。我们正处于一场浩大危机当中,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式。”

过去半个世纪,曾有57位女性担任各国的总统或总理(首相),但直到近年,经济决策机构的控制权基本上仍掌握在男性手中。

国际金融机构这10年来从完全由男性包办领导职务,渐渐改由女性掌舵。目前拉加德执掌欧洲央行、格奥尔基耶娃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伊韦阿拉担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

根据智库“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的年度报告,全球有16个国家的财政部以及14家央行由女性领导。

目前有限的指标显示,女主管在带领复杂机构度过危机方面,表现一般优于男主管。

美国心理学会研究了美国各州的累计冠病死亡病例,结果发现在女州长坐镇的州,死亡病例比较少。《哈佛商业评论》称,2020年3月至6月,在对6万名商业领袖的全方位评估中,女性获得的评分明显更高。

IMF的研究显示,女性担任金融机构总裁的比率低于2%,在执行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率不到20%,但女性管理的机构展现更强的财务弹性和稳定性。

女性领袖更重视弱势群体

一个倡导债务减免的非营利组织执行理事勒孔特说,他上个月与耶伦及基督教和犹太教领袖开会时,注意到一个明显的不同。“这20年来,我经常与财长们会面,这回的谈话要点完全不同……在我们讨论的每个领域,耶伦都会强调要有同理心,并重视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他说,耶伦之前的男性财长们采取的是“只看基本事实”的做法,首先关注的是“数字而不是人”,而且从未提到过“弱势”之类的词。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雷音哈特指出,女性领袖的崛起会使各方在应对冠病危机遗留下来的种种挑战时,采取较为包容性的态度。

例如有史以来首位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的有色人种女性戴琦就指示下属,要跳脱框架思考、尊重多样性、与长期被忽视的社群沟通交流。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近期调查发现,女性占全球劳动力的39%,但却占整体失业人数的54%。在美国,冠病危机期间流失了10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一半以上失业者是女性,而且有超过200万女性彻底退出劳动力大军。

IMF估计,如果让这些女性重返工作岗位,足以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5%、日本提高9%,阿联酋提高12%,印度更会大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