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综合电)最先在印度发现、如今可能正在加剧印度冠病疫情的B1617变种病毒株,至今已传播至全球近20个国家。

根据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 Initiative)的最新资料,自从该数据库于2020年10月首次收到B1617样本测序结果以来,目前该变种病毒已传播到至少19个国家和地区。

已提交该数据库的1500多份B1617样本测序结果中,791份来自印度,400份来自英国,126份来自美国。

其他发现B1617变种病毒的国家和地区还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巴林、德国、新西兰、爱尔兰、韩国、葡萄牙、比利时、瑞士、希腊、意大利、圣马丁岛、荷兰、瓜德罗普和柬埔寨。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上个星期发布的数据,新加坡在342起输入病例身上检测到各类变种病毒,其中46起是B1617毒株。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将B1617列为“待观察变种”(variant of interest),但到目前为止未将其列为“须关切变种”(variant of concern)。若被列为“须关切变种”,意味着它比原始版本的病毒更易于传播、更致命或更能避开疫苗的作用,也就是更加危险。

印度近日的冠病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屡创新高,专家担心,这可能是因为B1617变种病毒在印度肆虐,才使疫情如此严重。

世卫组织承认,它根据提交给GISAID的序列进行的初步建模显示,“B1617的生长速率高于其他在印度传播的变种病毒,表明其潜在传播能力可能增强了”。

不过世卫组织强调,同时在印度传播的其他变种病毒也显示更高的传播能力,而这两者的结合,“可能在印度疫情反弹中发挥作用”。

印度连续七天逾30万人确诊

世卫组织说:“实际上,研究表明,印度第二波疫情的传播速度比第一波要快得多。”

但该组织也强调,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感染人数激增,包括不遵守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大规模群聚。该组织表明,“还须进一步调查以了解这些因素的相对作用。”

世卫组织还强调,全球“迫切需要”对B1617和其他变种病毒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对传播性、严重性和再感染风险的影响。

印度昨天再有36万多人确诊感染冠病,连续七天超过30万人,累计确诊病例达到近1800万起。昨天也有3293名患者死亡,为单日死亡人数首度破3000,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0万起。

尽管印度的确诊和死亡人数已经相当惊人,但世卫组织专家担心,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未必反映实况,当地累计可能超过5亿人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