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余:窑火中的味道

面包慢慢走向精品化,学问说辞越来越多。(作者提供)
面包慢慢走向精品化,学问说辞越来越多。(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那些愿意回头,用双手,用柴火,用时间,去“生产”食品的人,看起来有点不实际,却也有一点浪漫,一点向风车前进的堂吉诃德。

朋友知道我爱做面包,带回来一本关于面包的书,介绍台湾窑烤的自然面包。

面包从一种大众食品,慢慢走向精品化,各种说辞出现,特选食材、手工制作等等,就像咖啡一样,从喝咖啡演化到欣赏咖啡。窑烤面包,会不会是另一噱头?

那天在报上文艺版读到以吃面包为题材的作品,详细描写吃面包过程,读了会心一笑,根据描述,面包在口中咀嚼时粘口,变成一团,这些都是面包里制作用了改良剂的典型结果。这样的面包不能说好吃,可是大家习惯了,成了大众口味。

不少面包书都有类似说法,比如《窑烤面包》这么写:“在德国游学途中,无意中尝到道地的欧式面包,那扎实的口感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自此之后,烘焙成了嗜好。”在“大众口味”的长久教育下,偶然间尝到不同的口感,才知道自己长久以为就是这样的面包口味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固有的被颠覆了,原来另有洞天,他们于是走上新的旅程。

窑烤面包没机会吃到,窑烤比萨馅饼却吃过,知道与电烤箱所做的味道有不同。就如小时候用炭火烤小鸡蛋糕,现在用烤箱做得不错,却一直想找个机会,依古法用火炭来试试,看烤出什么味道。

巴黎著名面包店Poilane Bakery在伦敦开分店时,坚持用柴火烧热砖窑烤面包,作为现代都市,伦敦当然早已走过那以火炭柴火烧菜的时代,面包店和环境单位搞了好久,终于让官员们明白,如果要讲究味道,电炉真的无法取代窑烤,最后网开一面,让他们生火。

书里提到的烤面包的砖窑,有的土法自制,有人则到澳大利亚去取经,向柴烧石窑复兴运动的先驱Alan Scott学习造窑技术。在乡下窑烤,问题比较简单,可是在城市设窑,安全和烟灰的排放,自然必须以现代科技去解决,可是这些窑痴,愿意多花时间多花钱,为的就是做出那个不同的面包。

旧时候欧洲小地方,村里只有一个烤面包的土窑,各户人家会把各自发酵完成的面团拿到土窑来烘烤。有一种说法,面包上的割痕就是这样而出现,因为大家的面团一起进炉子,烤好后到底哪个是谁的,不容易分辨,有人就在面团上划出记号,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花样。可以想象,村里的烤面包土窑,就像我们过去甘榜的公共水龙头一样,大家排队取水洗衣,那些主妇们围在一起,等着面包慢慢烤熟时免不了东家长西家短的,成为村里的信息交换站。

今天还有人愿意回头,用旧方式制作食品,其实是对现代食物工厂的饮食方式的反抗。窑火不容易控制,比如有一家,在开窑前两天就得烧柴把窑预热起来,花一天时间让窑热到所需温度,做完面团后,入窑前要把窑床擦干净,因为面团要直接放在窑床上烤,不能沾上炭灰。这像是一种手工艺。食品的制造本来就是小巧的手艺,食品行业工业出现后,这一切才完全改变,因为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来烹煮自己的食品,太花时间了!那些愿意回头,用双手,用柴火,用时间,去“生产”食品的人,看起来有点不实际,却也有一点浪漫,一点向风车前进的堂吉诃德。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